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非典勞動
    • 薪資
    • 罷工
    • 職災
    • 關廠
  • 司法
    • 死刑
    • 精障刑責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選罷法
    • 模擬憲法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迫遷
    • 文化資產
    • 公害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天災事件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學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歷史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 小燈泡案
  • 華航罷工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非典勞動
    • 薪資
    • 罷工
    • 職災
    • 關廠
  • 司法
    • 死刑
    • 精障刑責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選罷法
    • 模擬憲法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迫遷
    • 文化資產
    • 公害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天災事件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學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歷史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性別婚姻平權

「為了孩子,一天出櫃20次也沒問題!」-拉媽Gay爸育兒記(上)

婚姻平權 2017.06.10
文字/黃翊庭 攝影/黃翊庭、胡醴云、黃堃睿

2005年,有一群人為了造福更多族群的同志,在全臺各地推動「邊緣同志小組」,希望同志平權運動不再只是都市、年輕、高學歷同志的專利。當時,新竹分支的幾位拉子(女同志)媽媽成立了「女同志媽媽聯盟MSN社群」、「北區邊緣同志口述歷史工作小組」。隨著成員增加,在2007年正式改為「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旨在推動同志爸媽爭取同志的生育權、親權、婚姻權和伴侶權。

12年後的現在,同家會已經孕育逾百個家庭和孩子。這些拉媽、Gay爸為了給孩子更完整的家,走出櫃子、不再隱藏。他們要讓社會大眾知道,同志家庭和一般異性戀家庭並無不同,他們想要的只是一視同仁的尊重,以及保護孩子的權利。

不是只有一男一女才生得出小孩

交往18年的女同志大龜、周周,是一對龍鳳胎的媽媽,她們的兩個寶貝今年就要上小學了。

大龜(左)與周周。

從18、20歲就在一起的她們,經歷了談戀愛、同居、創業等過程,互補了彼此的人生。直到2008年,大龜的母親意外驟逝,令她陷入人生低潮。為了重燃自己對生命的希望,她和女友周周決定遠赴加拿大進行人工生殖。

「玩過模擬市民嗎?就差不多那種感覺。」談起在北美精子銀行挑選精子的過程,大龜幽默地用創建電玩角色來比喻,捐精者的資料從家族遺傳病史、髮色、眼球顏色到鞋子尺寸、身材等,甚至連有沒有禿頭、跟家人的感情好不好都一應俱全。

「一開始當然我們會有一些理想的條件嘛,你就在那個網站勾勾勾,結果搜出來,沒有這個人!」周周笑著說,大家的擇偶條件真的不要太高,事實證明世上沒有完人!最後她們以健康狀況做為主要考量,也因胚胎皆使用周周的卵子,她們特意找了性格樂天的捐精者,希望孩子即使和大龜沒有血緣關係,至少能和她一樣有著樂觀、熱情的天性。

令人好奇的費用問題呢?沒想到數字意外地親民。「台幣70萬,全包。」大龜說,這個數字已含醫藥費、機票及一個月的加拿大旅費,而整體的醫療費用是30幾萬元。「對,不貴嘛,我就常常開玩笑說,是一台國產車的錢!」雖然這是大約十年前的價格,但她們詢問過近兩年也去加拿大的友人,其實也不過80萬元。大龜開玩笑道:「大家以後在買車之前,有沒有考慮先去生個孩子?」

Jay(左起)與媽媽、爸爸一起帶孩子,共享天倫之樂。 (照片由林志杰提供)

相對於自帶子宮的拉媽們,同志爸爸的求子之路就繁複許多。杰德影音及酷兒影展的創辦人Jay(林志杰)一直夢想能組織家庭,不想一輩子只能當別人的叔叔或舅舅,不惑之年後為人父的慾望更強烈。經歷向友人借卵、在美國尋找代理孕母等重重關卡,砸下新台幣500萬元重金,才終於喜獲一雙麟兒。

克服了金錢與物質的障礙,真正難以調適的其實是爸爸們的狀態。Jay坦言,代理孕母遠在美國,「真的不是你的太太每天肚子越來越大這樣的過程,而是你要想『我要當爸爸了』,做各種各樣心理準備。在接生房抱小孩的那天,你的心態、你的一切要是準備好的。」

Jay的伴侶Jona今年尚未滿30歲,當初得知Jay要去做人工生殖時,內心十分掙扎,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要當爸爸了。「現在放棄,你未來可以過不同的生活;那你接受的話,未來的20年、30年,你必須要活在有小孩的生活空間裡面,怎麼選擇?」最後他還是選擇和Jay一起迎接兩個小生命及接踵而至的考驗。

新生命帶來的「新生命」

(照片由林志杰提供)

注重細節的Jona在孩子出世前,花了一年時間自習該如何照顧嬰幼兒,「我想坦白一點,沒有人天生就會去照顧小孩,所有都是聽然後學、看然後理解。」怎麼幫他們洗澡?從哪裡開始洗?那食物怎麼做?幾點吃?一切從零學起。「我們的孩子也是喝奶長大的喔,他不是外星人,就是一樣要喝奶、一樣要包尿片、一樣要睡覺,一樣哭、一樣鬧,跟異性戀的孩子一模一樣。」大龜說,就連她和老婆帶小孩的模式也和異性戀大同小異,包含睡眠不足會吵架、懶惰時也是各種推託。

顧小孩雖然辛苦,但新生命的降臨不只影響奶爸們或奶媽們,連帶改變了整個大家庭對同志的態度。大龜的爸爸過去看她談戀愛,動不動就說:「啊,你莫甲人害啦!」、「你在耽誤人家啦!」那時大龜總默默埋怨:「我就沒有被耽誤嗎?奇怪欸,人家的人生是人生,我的歲月就不是歲月嗎?」然而,生孩子那天,爸爸看完兩個孫兒後,在醫院長廊外欣慰地拍拍大龜:「我從來沒有想過,你可以把你的人生過成這樣。」也是從那時起,每逢過年,周周都會多收到一份來自大龜爸爸的紅包,不單是祝福,更象徵著完全接納她們的伴侶關係。

長年旅外的Jay,在籌辦「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時,才正式向父母出櫃,所幸他們十分支持,對於Jay的伴侶也百分百接納。然而Jona自認原生家庭的觀念較傳統,即使家族中同輩大多知道他的同志身份,父母至親對同志知識的匱乏依然使他不敢貿然出櫃,更遑論提到孩子的事。「有一次我爸剛好打電話來,小朋友在哭,我爸就說:『咦你身邊怎麼有小孩子的聲音?』我說是好朋友的小孩,幫忙照顧,我爸就問:『是你的小孩嗎?』」一陣尷尬下,他還是選擇暫時否認。

Jona很年輕就出外打拼,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就是一週回去吃兩三次飯,但要照顧不到一歲的兩個孩子,現在一個月都不一定能回家一趟,「晚上的時候就會想,我對自己的家人到底做了多少?」心裡的酸楚和糾結難以梳理,Jona只期待今年可以真的對父母出櫃,讓家人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大龜與兒子。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