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小小的、關於記憶與想像的習作。
香港與台灣,彼此近幾年來似乎多了許多過去沒有的交集。曾經同為殖民地的過去,作為大國邊陲的現今,生活與記憶在不同世代之間產生疏異,年輕的一代因為不解,所以尋找,然後在行動中選擇,最後有了這部影片的誕生。
這部小小的習作,內容並不複雜,一群97前後出生的香港青年為了確認原本熟悉的城邦氣息,走訪市郊幽暗的歷史遺址,或者市中心的茶樓,試著解答心裡的疑惑:「香港人的身份,未來會不會在地球消失?」
縱使主題遙遙指向認同與自決,影片卻以一種更接近於輕快的步調。整部影片未曾提及「城邦」、「民族」,更無涉「佔中」、「雨傘」。全片就在青年遊走街頭,在公園防空洞中尋找殖民地時期的蛛絲馬跡,或者與人力車伕暢談過往的繁華煙雲,在茶樓體會老香港的生活情調等等,始終保持著青澀與清新的氣息。
事實上,影片背後的主旨並不輕盈。與其說他們尋找的是香港的過去,倒不如說他們追尋的是這座城市的未來。倘若認同是每日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的投票,那麼已然作為中國屬地的香港、香港青年們,又是否可能在追尋、探索過去以後翻轉似乎已成定局的未來呢?
我留意到的是,作為大國乃至(新)帝國邊陲的香港與台灣,認同與現實的政治糾葛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完。香江命懸一線,寶島危在旦夕。「想像」成為了他們在中國步步進逼之下建築彼此疆界、抵擋同化的主要工具。從帝國的控制中叛逃,也似乎成為了影片中無法明說、卻又糾葛纏繞的企求。
近幾年來,台灣與(特別是)香港意外地重新刮起了「民族論」的旋風,這股我喻之為「後・民族論」的熱潮,既是回首追尋、亦是邁步開新。當雨傘遇上太陽花,自決獨(香港)碰到天然獨(台灣)之際,在在都可以視作為是中國邊境「後・民族論」的不同案例。
說起來,在全球化浪潮與後現代思潮氾濫之後才在暢談「民族」,乍聽之下確實有些白首宮女話當年的奇特感受。然而,後民族論的殊異之處,正好在於尋求共同體獨立、團結內部認同的依據不再是血族、種族的榮光,而是來自於在地記憶、公民意識以及普世價值。從而擺脫朝向「本質論」傾斜的論述/道德危機。
於是,縱使影片終究無法針對「香港人」給個相對完整的定義與期待,但是實際上,民族與民族意識誰先誰後的論辯,早已是自上一個世紀以來便持續至今的課題。我慶幸的是,這部小小的、關於記憶與想像的習作,並沒有透過他者來確立自身,沒有以貶抑來強化認同,相反地,他們堅定地在行動中尋找那可能永遠也沒有答案的、關於「香港人」的定義,堅定地追求靠近善的可能,用一種雀躍而青澀的步伐,練習想像島嶼的模樣。
主辦單位:公共電視
台中場:2015年11月21日(星期六) 19:00-21:30 /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花蓮場:2015年12月05日(星期六) 19:00-21:30 /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台北場:2015年12月19日(星期六) 19:00-21:30 / 中油國光會議廳
免費入場 額滿為止
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best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