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國際中港澳 韓國工運

漢江奇蹟的背後——三星職災工人抗爭(下)

韓國工運 2017.07.20
文/許惟棟

續上篇:〈漢江奇蹟的背後——三星職災工人抗爭 (上)〉

這麼長的前情提要,難免讓人誤以為抗爭已經結束。我們在訪問之前查到的新聞資料其實也大多到此為止。然而,誰也沒料想到,媒體前的承諾只是說給媒體聽而已。對於SHARPS來說,七年的抗爭不是快到終點,得到的只是「三星開啟談判」的機會而已。事實上,談判的開始,代表的其實也是資方使出各式各樣的手段來分化工人,化解抗爭的起點。

十年的抗爭,原來還沒有結束

黃相基邀請我們進入帳篷後,長期協助抗爭的工運律師李鍾蘭也跟著進來。此外還有另外一位罹患腦瘤的受害人韓慧瓊(Han Hye-gyeong)以及他的母親金時女。帳篷裡一側放著各式各樣的木牌和宣傳品,平日黃相基依然開著計程車維持生計,每星期至少有一天在三星總部前舉牌、發傳單或是宣講。但是由於家裡開車過來要兩小時,因此黃相基常常乾脆就在帳篷過夜,帳篷另一角有個小書櫃,放滿了關於職業病以及白血病相關書籍。黃相基笑笑的說:「我只有初中畢業,當初連白血病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只好買書來在這裡過夜的時候,一個人無聊就讀一讀。」很難想像眼前這個快六十已白髮蒼蒼的老先生,總是溫和的笑容背後,究竟是怎麼熬過這十年的抗爭。

得知我們是台灣來的組織,黃相基開心拿出三星工人穿著防護衣的徽章要送我們。三星副總裁發表道歉的兩年五個月之後,2016年10月7號,SHARPS再度發起了一場抗議行動。他們聯合了200名工運人士、工會成員、人權份子及聲援市民穿上白色的防護衣(亦即受害人的工作服),在三星總部及附近的地下鐵車站內,大喊「三星已經最少殺了這麼多人﹗」,然後才在三星總部搭起眼前這個帳篷,展開長期露宿。

2016年10月7號,SHARPS再度發起抗議行動。聯合了200名工運人士、工會成員、人權份子及聲援市民穿上白色的防護衣(亦即受害人的工作服),在三星總部及附近的地下鐵車站內,大喊「三星已經最少殺了這麼多人﹗」
「三星根本從來沒有打算好好面對家屬解決問題」李鍾蘭憤憤的說,媒體報導三星已經道歉並賠償解決問題,但事實根本不是如此。就在三星副總裁發表道歉聲明後,立刻再度對外表示,「將根據家屬們提議,成立公平客觀的第三方仲裁機構。然後由仲裁機構制定賠償標準和賠償對象的名單。」事實上這根本不是家屬的提議,三星所謂成立第三方仲裁機構,背後依然是由三星所操控,整個賠償機制和細節都由三星一手制定。這種「受害者竟然要被加害者決定如何賠償」的做法,SHARPS無法接受,所以始終抵制加入調解委員會。

協商到遇到瓶頸,資方卻依然沒有停止攻勢。三星不斷透過各種方式私下和家屬接觸,藉此分化家屬,並提出帶有保密條款的微薄補償。有些受害勞工和家屬畏於公司權勢而不願聲張,或因為家中經濟情況不佳、不耐訴訟耗時而被迫接受三星的條件以支應龐大醫療費用。

到了2014年12月,已經有160位受害勞工或家屬接受三星賠償提案,其中120人已經收到賠償。SHARPS雖然不認同三星的做法,但是為了突破僵局,只好決定加入調解委員會。沒想到隔年一月,三星再度下殺手鐧,對外表示三星已經和受害家屬達成協議,然後直接單方面終止所有會談。至此談判陷入僵局,SHARPS只好在2015年10月開啟新的一波抗爭,便一路露宿抗議至今。

來訪之前,我們真的以為這應該是一場happy ending的抗爭。因此,即便黃相基徐徐的訴說著一次又一次沈痛的打擊,我們依然以為終究可以從他溫暖笑容中,等到節節敗退的抗爭終於有了逆轉的契機。然而,當我們接著問,現在抗爭的家屬到底還有多少人呢?黃相基稍稍收起笑容,略顯無奈緩緩地說:「原本堅持抗爭的還有八個家屬,但是到現在其中有六個接受三星的補償,另組團體和三星談判,所以現在只剩下兩個家屬了。」此時我們終於明白,原來抗爭勝利根本沒有來過。一片沈默中,震驚、心疼、憤怒、失望種種情緒五味雜陳的襲擊而來,看著眼前為了過世的女兒奮鬥到白髮蒼蒼的黃相基,看著金時女摟著罹患腦瘤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的女兒韓慧瓊,眼眶的濕熱終於禁不住潰堤。訪問至此,原本準備好的題目一個字都問不出口。

TIWA成員秀蓮告訴黃相基說:「我和您一樣是2007年開始進入運動,十年來也經歷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抗爭,但是黃爸爸是『一場抗爭就打了十年』,這是我們遠遠不及的地方。」

帳篷四周用陶瓷盆種植了76顆植物,代表著76名死去的三星職災受害者。76個盆栽更象徵的是三星蓬勃發展,是用多少底層工人的血汗及生命換來的經濟奇蹟。
黃相基靦腆的點點頭,想了一會兒,接著說:「其實抗爭還是有一點成果的。例如法院及政府增加了九種類型的職業病認定;例如其他國家像是台灣的RCA案和我們的抗爭很類似,也因此有了交流。但如果要說這十年來抗爭最大的成就,我覺得是三星的受害人從只有我女兒有美1人增加至200多人。」

是啊!只有當越來越多被壓迫的人們敢站出來,改變的契機才會出現;但在這之前總得有人在這資本巨獸全面掌控的局面下,堅持著、頑強著、掙扎著、攪動著,這就是SHARPS現在還在三星大樓腳底下堅持抗爭十年來沒有放棄過的信念。

訪問結束走出帳篷,可以看到四周用陶瓷盆種植了76顆植物,代表著76名死去的三星職災受害者;這76個盆栽更象徵的是,三星蓬勃發展是用多少底層工人的血汗及生命換來的經濟奇蹟。訪談最後,我們在帳篷前留下合照,黃相基堅持一定要拿著我們帶去關於台灣移工運動的手舉牌和頭帶,他說:「雖然我不太了解移工運動,但是我相信所有被壓迫的人都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整個資本社會結構,甚至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所以我們站在一起抵抗資本家絕對是正確的。」

抗爭還沒有結束,但我們都相信,團結站在一起絕對是正確的。

.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WA) 成員。
.本文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