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土地環境能源 核能

314廢核遊行 台北萬人上凱道

核能 2015.03.14
圖與文/王祥維、邱彥瑜、蘇品銓

314全台同步廢核遊行今天下午在北高台南等地同步舉行。台北反核遊行隊伍近萬人,今日下午集結於凱達格蘭大道,主要訴求「告別核電、能源新願」,舞台主視覺為「駕鶴西歸」,象徵為核電送終。過往訴求停建核四、強調核災,今年主題則著重於尋找其他新能源的可能。

遊行前由核電廠、核廢料存放等地的在地居民上台短講,第一線面對核電的他們,聲聲呼喚「老舊核電廠(核一、二、三)不延役、停建核四不封存」。因去年四月發生反核群眾佔領忠孝西路、林義雄禁食等反對核四試運轉的活動,政府宣佈將核四廠暫時封存,但位處核四廠旁的鹽寮反核自救會認為政府不應該封存卻又進行安檢,耗費34億稅金,更質疑政府可能在夏季用電量高時,訴求民意讓核四商轉。

除了北部居民的擔憂,存放核廢料30年的蘭嶼人也前來聲援。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胡龍雄批評,政府在三十年前為求經濟發展興建核電廠,將九萬多桶低階核廢料送至蘭嶼存放,等同霸凌弱勢族群,他們要求將核廢料撤出、進行輻射除污,還給蘭嶼乾淨的土地。

今年主要訴求「告別核電、能源新願」,舞台主視覺為「駕鶴西歸」,象徵為核電送終。

除了蘭嶼之外,政府近年也傳出考慮探勘宜蘭、花蓮等山區適合存放核廢料的地方,遭到南澳青年聯盟、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等原住民團體齊呼抗議,他們認為原住民族基本法第31條中已明定,未經過當地原住民族同意,不可在原住民地區存放有害物質,但政府卻試圖進行地質探勘。他們表示,「任何協助國家執行暴力的政客,我們都將唾棄。」

不過,核廢料放置問題未解,核廢料卻持續產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台灣現在有相當多的高、低階核廢料無處存放,核一、核二廠更面臨燃料池已滿的情形,台電更於2月中公開招標合一、核二廠用過核燃料送至國外再處理一案,傳出政府考慮將核廢料送至法國再處理,但崔愫欣認為這並不會真正解決問題,只是將其中具有核武價值的鈾、鈽等抽取出來,擔憂其餘核廢料仍可能在20年後送回台灣。

至於今年著重的再生能源,去年7月官方「認購綠電計畫」正式上路,讓民眾或企業以每度電多1.06元的價格購買,但效果不佳,至今只有94戶認購。遊行主辦單位也批評這項計畫,即便認購綠電,也不表示使用的電力就是來自於綠能;即便今年認購完畢,也不確定能提升來年的再生能源數量,更不用提,現有核電運轉問題與經費仍未解決,除了認購制度以外,政府應該對綠能發展多管齊下,包括提出具體的綠能發展承諾、再生能源基金的管理透明、提供租稅優惠鼓勵綠電認購、開放民眾自行安裝以發展社區型供電等。

「核廢恆久遠 一桶永流傳」標語。
遊行民眾手持”You Lie, We Die.”標語。

三點鐘遊行準時出發,不同於去年陰雨綿綿,今年則陽光普照,近萬民眾分成告別核電大隊(核電廠當地居民)、用愛發電大隊(親子與教育團體)、節能減碳大隊(市民、學生、藝文團體)、多元能源大隊(NGO)、能源民主大隊(政黨)從凱道出發,沿著中山南路前往忠孝西路。

人群從公園路蔓延至重慶南路,透過擁抱與短講紀念去年4月27日晚間至28日早上的佔領忠孝西路活動。遊行途中也有許多攤位,除了連署「是否同意核一廠延役」、「是否同意核四裝填燃料棒試運轉」公投提案外,也像是各種議題聚集的舞台,包括新政黨「時代力量」、保存嘉禾新村的「好勁稻工作室」、婦女新知、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等NGO都在沿路擺攤。

遊行人群在將近五點鐘時回到凱道,主辦單位在入口準備一個滾輪,除了貼滿各種反核心願,滾輪轉動所產生的發電量,可讓一台空拍機升空,為遊行人群留下最後紀念。

非核家園,喵~
一位爸爸帶著兩位可愛的小朋友來反核,但小妹妹不願上鏡頭…
反核四五六主辦人、導演柯一正,出發前在現場被民眾「捕獲」合影。
參加遊行的小朋友看著貼滿民眾能源心願的「發電滾輪」。
核四公投促進會,總是現場最整齊醒目的隊伍。有民眾帶著小朋友與帶隊的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合照。
反核遊行親子組。
人本基金會以「眾神護台灣」的扮裝參與遊行。
與先烈同行~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
今年廢核遊行以「送核電上路」為主題,「核電長辭」布條成為取代反核旗的熱賣商品。
去年四月,反核遊行佔領忠孝西路,遭警方以水柱驅離。今年重返現場,民眾反核意志依舊堅定。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