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生活文化影展 2014 TIDF

【TIDF】被斷電的宿命:中國獨立紀錄片尋求海外管道

2014 TIDF 2014.10.15
邱彥瑜/整理報導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除了國內外紀錄片播放,此次也規劃「敬!CHINA獨立紀錄片焦點」單元。相較於台灣,中國獨立紀錄片除了提供認識不同於一般的中國視角之外,作為主要放映管道的獨立紀錄片影展,更是屢遭中國官方的「關切」。而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也邀請中國四大「地下」獨立影展的工作者分享籌辦影展經驗,包括北京、南京、重慶與雲南四地影展,也包括今年被官方強制取消、甚至被拘留的北京獨立影像展負責人王宏偉。

以黃色發電機作為今年的宣傳設計理念,北京獨立影像展仍逃不過被斷電、中止放映的命運,中國官方近年來相當頻繁地關切各大獨立影展的放映。北京獨立影像展負責人王宏偉坦言,2005、2006年開始舉辦影展前身「北京電影論壇」,後成為包含中國紀錄片交流週在內的北京獨立電影節,打從一開始就未向官方申請,因為文化部門將責任推給廣電部門,但廣電部門又不願介入這麼「基層」的活動,幾經溝通無效,便成為民間自發舉辦的活動。

斷電作為獨立影展的宿命

知名導演應亮(右)也提及,部分影展、紀錄片受到官方強力介入終止後,企圖在中國境外放映,包括東京、台灣等地,在國外放映也成為一種營運的管道。(左為胡杰)
舉辦過幾屆之後,規模越來越大,2012年時準備舉行第八屆中國紀錄片交流週,開幕前就有外力干擾,文化部門、公安部門都來跟主辦單位說不能辦,後來被迫取消放映,只能舉行論壇。王宏偉等人打算將沒放的影片,納入同年下半年的北京獨立電影節播放,卻受到更大的干擾,開幕影片才放映十幾分鐘,全場就斷電,更被公安通知有「安全問題」,主辦單位不肯解散,就被以線路故障為由,強制斷電。自2012年至今,接下來兩屆也都遭到強制干預、取消。

目前已中止舉辦的四川重慶影展策展人、知名導演應亮也提及,部分影展、紀錄片受到官方強力介入終止後,企圖在中國境外放映,包括東京、台灣等地,在國外放映也成為一種營運的管道。

兩千人民幣辦展

雖說是中國四大影展,但幾乎都是靠民間募款、贊助舉辦。四川重慶影展工作人員陳冬梅認為,相較於北京、南京等沿海地區,中國內陸地區的觀眾更缺乏接近紀錄片的資源。因此而起、希望培養在地觀眾的重慶影展,本質上也是「志願性質很高」的影展,不僅籌備資金是由策展人的親友們贊助,接下來幾屆也都是靠觀眾累積捐款。應亮更提到,2008年時因為籌備倉促,只有兩、三千元(人民幣)就舉辦。

不僅重慶影展經費拮据,位於南京的中國獨立影像展也有類似狀況,策展人張獻民認為,獨立紀錄片流通管道困難,不僅電影院不放、也因政策因素放不了,電視台播放的可能性也趨近於零,政治與經濟雙重因素,導致發行困難。張獻民認為,影展的目的就是要讓其他人看到這些紀錄片,第二屆的中國獨立影像展也只花了六千元(人民幣)。

影展之外

本身拍攝多部爭議議題紀錄片的導演胡杰,出身於解放軍美術學院,雖然本來是畫家,但卻在就學時前往甘肅祁連山寫生,因而看到煤礦工人低下的勞動條件,「他們衣服跟煤的顏色一樣,只有眼睛跟牙齒是白的,但又不斷來回挖礦,像是地獄來的孤魂野鬼」。原本學習繪畫的胡杰,深知自己不可能以此為畢業創作題目,可能會被冠上「醜化工人階級」的罪名,直到後來拿起攝影機,他才發現自己能夠用鏡頭拍攝貧窮、文革等社會與歷史不願正視的事情。

胡杰也說,其實許多導演都不願參加電影節、影展,可能在播放前就受到外部消息通知,可能不會被接受,像是艾曉明拍攝四川地震、烏坎事件等,以及許多以維權為主題的紀錄片,都沒有參加電影節。胡杰認為,有可能是導演擔心為電影節帶來太多的麻煩,也有可能是工作人員受到官方高層的暗示,部分也是電影節與導演之間的默契,希望能夠呵護彼此的安全。對此,應亮也說,1989年之前透過藝術、詩歌抒發是一種全民運動,在發生天安門事件之後,卻形成歷史的斷代,導致許多紀錄者必須回溯被遮蔽的歷史;而在2008年之後,中國社會運動變得相當頻繁,許多紀錄者拿著攝影機記錄、拍攝公安、拯救被逮捕的人等等,都成為社會行動的一環。

「發電機」成為「被斷電」的影展必備?左為北京獨立影像展負責人王宏偉,右為張獻民。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