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有多少台灣人願以自己生命換取政府和人民的覺醒?林義雄在台灣民主過程,屢屢刻出明顯印記,他擔任過律師、民進黨主席,推動總統直選、反核公投、聲援太陽花學運、禁食諫請馬政府停建核四廠,他的思維從閱讀近作《只有香如故》,便能感受他對台灣社會的期待和生命的責任。
對林義雄先生的印象來自於「林宅血案」記憶。他早年批判威權,後因美麗島事件入獄,在1980年2月28日,林義雄家中母親和三位女兒遭殺害,長女重傷僥存。民眾從報章看到林義雄母親倒亡在血泊中的相片,黨外人士心中有數。政府控制視聽,雖可粉飾一時,卻無法抹滅人民心中那真實的記憶。
在人世間,父母親對兒女的諄諄教誨與叮嚀都是無私無藏的,尤其在手機和網路普及的時代,現在的父母大多是口頭教導,所以這種早年書寫式的家書更顯得珍貴。透過家書,林義雄柔順地刻畫出對女兒以及台灣社會的期許,但這本書何嘗不也是寫給追求「民主法治再進步」的萬千台灣兒女?
《只有香如故-上冊》是林義雄對女兒的知識交流和叮嚀,舉凡每日心得到內心觀照,觸及的主題和中外寓言都是深夜閱讀的靜思。林義雄除了引用名言,也述說自己的想法,傳承知識和歷練。林義雄無所不談,從生物、宗教、心理、健康、環保等,涵蓋生活多元面向,讓人感到林義雄期待女兒成為一位知解通達道理的人。年輕人讀此書,也可參考林義雄身為一位父親的想法。
2014年4月太陽花學運結束後,林義雄為了不讓停建核四淪為口號,決定以無限期禁食換取政府正視核四運轉危機並有實際作為。這種付諸實際行動並願意以自己生命換取政府警醒的民主人物,讀者可從此書瞭解他對台灣政治的「細思維」。
《只有香如故-下冊》是林義雄對國家機制的見解與寬容,時而輔以外國歷史與格言,時而衍生思路,闡釋道理與希望。林義雄對於民主抗爭多有著墨,旨在於讓讀者能多層反省,重新認識自由、權力、言論、選舉、公投、法學的普世價值。
林義雄走過的歲月,將所知、所見和所追求的,透過七百多頁家書文體和讀者分享。《上冊》適合高中以上的學生和人士閱讀,接觸多元觀點;對政治、社會、公職有興趣的讀者,《下冊》是很好的導引與省思。
至於「林宅血案」的兇手到底是誰?林義雄在書中以三個附件文章,告訴讀者血案的幕後操弄。他身為當事人,經過了三十多年,自然知道答案,只是他不願意一再回答相同的疑問,因為答案早已非常明顯。
政局變遷,世事難料,只有為民主奮鬥的精神才有如花香、如故。誠如林義雄在書中的一段話:「人民懦弱的退縮或勇敢的奮鬥,就決定了歷史的走向,而人民力量的源頭就是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