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新聞報導高雄有名20多歲男子到墾丁學衝浪,因初學者經驗不足,挺腰趴在衝浪板達三小時!
在腰部和腹部持續出力的情形下,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引發缺血性脊髓損傷,也就是俗稱的脊髓中風。他走上岸後10分鐘,下肢癱瘓,被緊急送醫,成為國內首例因為衝浪不當而下肢癱瘓的病例。
其實,這並非台灣首例,台灣有文獻的首例是由高雄榮總於2010年發表”Non-traumatic Anterior Spinal Cord Infarction in a Novice Surfer: A Case Reeport” (J Neurol Sci. Epub 2010 Dec 31)。此病例是2009年5月,一位24歲未婚女孩,也是衝浪初學者,在墾丁海域進行第一次衝浪學習,經歷二個多小時衝浪板反覆練習,等她趴在浪板滑回到岸邊要站立時,突然腰部異痛,接著麻痺,下半身無法動彈。
從臨床證據來看,施打高劑量類固醇可用來治療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但對於梗塞所造成的中風,無論是大腦或脊髓都無好處,甚至有可能惡化中風。這兩案例可能已超過施打血栓溶解劑或血管內溶栓劑的有效時間,但醫學文獻的臨床證據顯然不支持施打類固醇。2009年夏天該女病患接受我針灸治療近半年,在持續接受復健與針灸治療後,痙攣步態緩慢改善。病發半年後,脊髓追蹤造影判讀並無任何異常。
台灣生活品質提升,休閒運動國際化腳步快速,在講求效率和速度的台灣,每件事情的學習都是「得來速」。初學者的自我要求和堅持卻導致身體難以彌補的傷害。衝浪教練提醒,衝個三到五次就要適當放鬆,累了就趴坐在浪板上休息。
身為西醫神經專科的中醫師,我建議民眾在嚐試新奇休閒運動前,平日養成體能與肌耐力,須全面涵蓋軀幹和四肢。任何運動都可能招致嚴重傷害,切勿小覷。希望別再看到初學者因運動而受傷,也希望醫界多研究休閒運動傷害的類型與正確診斷治療,這是國際趨勢,也是走向國際接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