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成群黑琵來棲息 光電照樣大開發?

2018.12.18
文與圖/郭志榮
成龍濕地附近草澤區,記錄到韓國繫放研究的黑面琵鷺。(照片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今年冬天成龍濕地迎來國際嬌客黑面琵鷺,數量約15隻。其中包含一隻韓國繫放研究編號V29的黑面琵鷺,為成龍濕地在國際研究上,留下珍貴記錄。但黑面琵鷺所在的草澤區,因光電場開發面臨棲地破壞問題。生態人士擔心影響黑面琵鷺棲息,破壞台灣生態保護的國際信譽。

根據鳥友提供資料,今年首批有15隻左右黑面琵鷺,已經來到成龍濕地,棲息在成龍濕地附近的草澤區,但是附近有太陽能光電場開發工程,擔心黑面琵鷺棲息,受到干擾影響,恐怕有騷擾保育生物的觸法問題。

觀樹教育基金會多年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長期記錄當地生態,守護濕地環境。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說明,今年黑面琵鷺已經來臨,散布在成龍濕地,以及附近的草澤區,並且在12月10日紀錄到一隻繫有腳環的黑面琵鷺,腳環編號V29,經過回報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証實為2017年在韓國出生,由研究人員繫放的黑面琵鷺,成為V29在全球的第一筆回報資料。

快速道路南邊為成龍濕地,北邊是草澤區,黑面琵鷺棲息位置。

V29等黑面琵鷺族群的棲息位置,並不在政府劃設的濕地範圍,而是在台61快速道路北側的草澤區。王昭湄表示,廣義上的成龍濕地,涵蓋台61快速道路南、北兩側區域,南側為水域,北側為草澤,各有不同生物棲息,南側為開闊水域,常見鷗科、高蹺鸻,東側隱藏草澤多為雁鴨、紫鷺、黑面琵鷺等留鳥與候鳥。目前政府僅劃設南側為濕地範圍,北側劃為不利耕作區域,並不屬於法定濕地。

2015年農委會針對雲、嘉、彰地區,公告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內不利耕作,可以設置綠能設施之農業用地範圍,共計18區,總面積1253公頃,雲林縣就佔13區。在成龍濕地附近,快速道路北側的草澤區域,規劃有11、12區,面積總計90多公頃,目前12區已開發完成太陽能板裝設,黑面琵鷺所在的11區草澤區,也將面臨開發。

11、12區將開發光電場,圖為12區,12月已完成立柱。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森林及保育科張文東科長表示,農委會規劃不利耕作區可供設置綠能設施,就已經有光電業者提出申請,12區已經獲得興建許可,近日完成裝設,但是11區由於早期規劃為養殖區,目前土地使用需釐清,暫時緩建,但是針對已經申請的光電廠商,是否同意開發,縣府還在評估中。

針對光電場開發影響黑面琵鷺棲息地的問題,張文東科長指出,11區並不是法定濕地範圍,目前劃為不利耕作區,而且全部都是私人農地,政府很難過度干涉。目前11區申請光電場設置,範圍約10多公頃,其實面積並不大,附近還有大面積土地,甚至一旦11、12區全部開發,還有成龍濕地水域可供棲息,鳥類應該會適應。

成龍濕地附近不利耕作農地,設置光電場,在地區引發議論,一部份居民支持開發,認為農地遭到水淹或是鹽化,已經數十年無法利用,如果出租作為光電場,也是一筆收入。

成龍社區發展協會郭明源理事長指出,當地居民並不是很想出租土地,擔心未來會有土地糾紛,或是土地被破壞,但是光電業者不斷宣傳,當地一分農地約40萬,一分地出租給光電業者,一年約4萬元左右的租金,簽約十年就等於多賺一分地,相當吸引當地居民。

但是,許多成龍村居民不為所動,希望政府能輔導轉作,或是規劃為養殖區。郭明源長期投入守護成龍濕地行動,感受到多年努力,已經讓成龍濕地開始有名氣,吸引不少喜歡生態的遊客。他表示,農委會針對成龍濕地的水域部分,提供有生態休耕的補貼,費用一年一公頃約6萬元,政府如果願意擴大濕地範圍,將草澤區納入生態補貼範圍,居民會加入,濕地也能夠更完整的保護。

觀樹教育基金會與成龍村民,長期守護濕地,希望友善土地,發展生態經濟。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表示,根據長期觀察,北側草澤區,不只有動物生態,還有蘆葦、水蠟燭等植物生態,生態相當豐富,如果成龍濕地包含水域與草澤,更能完整呈現濕地的多樣化生態樣貌,同時對於未來濕地的未來,更能有多元的想像。

綠能開發相當重要,但是農委會劃設嚴重地層下陷的不利耕作區域,其實很多都是濕地,當濕地開發光電場,影響候鳥生存棲息的問題,已經在桃園埤塘濕地、雲林成龍濕地、嘉義鹽田濕地等區域,不斷的發生,引發生態爭議。如何讓綠能與生態共存共容,可能是政府在大力推動綠能之外,同時必須關注的事。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