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社會政治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 印尼人權運動的一角 ~ 印尼踏察系列 2

轉型正義 2018.12.24
文/許淳淮
1998年5月,特里薩克蒂大學的學生與教職員要求蘇哈托下台,和警察部隊發生衝突。( 相片取自維基百科:https://goo.gl/9DD9rK )

我的研習機構INFID,是一個成立於1985的老牌NGO聯盟,底下有70多個NGO成員。雖然INFID是一個傘狀聯盟的上層,但組織架構上有自己的完整編制,也有獨立的工作計畫,包含:人權與民主(HAM dan demokrasi)、不平等(Ketimpangan)、永續發展目標(SDGs)。

而我被分派到的組別是「人權與民主」,這個組別下有三個計畫項目:人權城市(Kota HAM)、人權與商業(HAM dan bisnis)以及極端主義(Ekstrimisme)。我的實習督導則是在印尼人權運動中耕耘20多年的穆吉(Mugi)。雖然因為工作安排的關係,我與穆吉的接觸不算多,但我對於印尼人權運動的認識,卻是從他的經歷中展開。

穆吉在2014年開始到INFID擔任「人權與民主」計畫的資深專員,運用他在人權運動裡的經驗,推動印尼政府進行改革。圖攝於INFID辦公室外的小亭子。

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穆吉

1998年以前的印尼,長期壟罩在蘇哈托(Suharto)政府的軍事極權統治之中,直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並嚴重波及印尼的經濟,才在1998年引起大規模的學生與社會運動,於當年5月迫使蘇哈托結束長達32年的統治。

當時的穆吉,正在日惹就讀大學,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組織讀書會與反對行動,企圖對抗蘇哈托的「新秩序」(Orde Baru)政權。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讓蘇哈托政府啟動國家機器進行鎮壓,並秘密地「綁架」這些反政府運動的人物。

蘇哈托1998年5月21日宣布辭去總統一職,由副總統哈比比接任。圖中演講者為蘇哈托,右三為哈比比。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穆吉就是23名被綁架者中的其中一人。他在1998年的3月13日,和另外兩名同志在雅加達的租屋處被蘇哈托的「秘密軍隊」強行擄走,並在裸身蒙眼的情況下被拷打、電擊,以及被迫連夜的訊問。死神就在一旁徘徊,時機一到便要領走穆吉的命。

兩個月後的5月21日,蘇哈托在反對運動的壓力下,正式宣布卸任,並由副總統優素夫‧哈比比(Jusuf Habibie)接任總統。穆吉幸運地受到眷顧,滿身傷痕的他終於重獲自由,但於此同時,有1名「消失者」被證實了死亡,有13個「消失者」至今仍下落不明。

穆吉在被釋放之後,回到故鄉休養,才漸漸從創傷中復原。他在2002年延續了先前的運動生涯,成立印尼消失者家庭聯盟(Ikatan Keluarga Orang Hilang Indonesia,簡稱IKOHI),組織這些「被消失者」或是他們的家人,要求印尼政府公開當時的案件資料,還原當時的歷史。直到2014年,穆吉才離開IKOHI到INFID,轉了個方向,持續推動印尼社會的民主與人權。

印尼社會將蘇哈托下台的歷史事件稱為「改革」(Reformasi),而今(2018)年正好是印尼「改革」後的第20年。於是在我走訪印尼的這段時間,不時會看到以「改革20年」為主題舉辦的活動或討論會。可以明顯感受到,許多知識分子、NGO團體、學生,都希望能在那個政治劇變的20年後,回看歷史,再重新檢視當下的社會與政治。

離開印尼前幾天,穆吉邀請我去參加一個新書發表會。當天發表的新書是一本詩集,作者是維吉‧圖庫爾(Widji Thukul)的女兒。維吉和穆吉一樣是1998年的政治受難者,但是維吉至今下落不明。那天小小的咖啡廳內擠進了至少80個人參與,大部分是目測20-30歲的年輕人。

印尼的轉型正義:真相未明的重大違反人權案件

8月16日,也就是印尼國慶日(8/17,又稱獨立紀念日)的前一天,穆吉推薦我去總統府前參加一個集會活動。集會的地點和印尼總統府隔了一條馬路,在國家紀念碑廣場(Monas)的其中一側大門外,現場的群眾都穿著黑衣、手持黑傘圍成一圈。

我在圈圈外徘徊,其中一名組織者阿利安(Alian)前來與我攀談,他是「消失者與暴力受難者委員會」(KontraS)的工作人員。他告訴我,這個集會從2007開始,每個禮拜四都在總統府前舉辦,仿效阿根廷「五月廣場母親」(The Mothers of Plaza de Mayo)的行動,訴求印尼政府調查、公開過去「重大違反人權案件」的真相。

阿利安特別跟我介紹,照片左下方白髮的女士,是1998「特利剎蒂大學事件」(Tragedi Trisakti)的受難者家屬,每個禮拜都會來參與行動。她的兒子和其他三名同學,在當時抗議蘇哈托政府,訴求蘇哈托下台,卻在校園內遭到槍擊身亡。照片左上方是總統府為慶祝8月17國慶日的擺設。

所謂的「重大違反人權案件」,不只是穆吉所經歷的「神秘綁架」事件,還有1965年的「九三零運動」,以及在2000年前後多起的「神祕死亡」案件,最知名的受害者包含勞工運動的領袖Marsinah(1993年)、撰文批判政府的記者Udin(1996年)、批判政府的NGO工作者Munir(2004年),以及有多名受難者的軍隊鎮壓活動,從蘇哈托政府對左翼及共產黨的掃蕩,到為了平息亞齊(Aceh)、東帝汶(Timor Timur)、巴布亞(Papua)獨立運動而進行的掃蕩。每一個事件,都是印尼歷史上的血和淚。

阿利安接著補充,雖然這個行動從2007年就開始,而且就在總統府的對面,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印尼總統走出來聽他們的訴求,就連現在被認為是「進步派」的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也一樣。「佐科威在競選的時候,曾經承諾會調查並公開所有案件的真相,但是他上任已經4年了,什麼都沒有。」雖然這段對話,是用我跛腳的英文和印尼文夾雜交談,我卻能感受到他話中的失望。

那一份失望,我也在穆吉的臉上看過。那天是INFID舉辦SDGs研討會的日子,也是我在INFID實習的尾聲。人潮散去後,我和他分別坐在椅子上歇息,瞎聊了幾句後,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問了穆吉:「你怎麼看佐科威總統?」

他想了幾秒,回答我:「在2014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我和一些朋友支持佐科威,因為他的競選對手普拉博沃(Prabowo)不只是軍隊出身,而且還是蘇哈托的女婿。我們非常不希望普拉博沃當選。」穆吉頓了一下,接著說:「我們當初對佐科威有很多期待。可是這幾年,印尼在其他面向上,像是經濟、基礎建設有了進展,可是在人權這方面,幾乎可以說是零分。」

零分。就是這時候,我在穆吉的臉上看到了失望。「不過,我想佐科威不是不願意處理,而是他身邊還有太多的傳統勢力在限制著他。」穆吉最後補充說。

2019年大選 佐科威再戰普拉博沃

明年4月,又是印尼五年一度的總統大選。今年8月中旬,兩位總統候選人也紛紛宣布自己的副手人選,並正式登記參選。被視為「進步派」的現任總統佐科威,將繼2014年的選戰後,再度對上代表傳統軍隊勢力的普拉博沃。

我想,對穆吉這樣的政治受難者來說,是不可能會支持普拉博沃的。但是這幾年,佐科威在平反「重大違反人權案件」上的停滯,可能也會讓穆吉,或是其他曾對佐科威有所期待的人,開始有所保留。

面對大選,印尼的群眾只能在「佐科威」或「普拉博沃」擇一嗎?明年的選舉也許仍是如此,但也有一群人在摸索不一樣的可能。下一篇,將和大家分享印尼的勞動制度、工會運動,以及仍在醞釀成形的工運政治化。


相關內容:海上神鷹?被遺落的珍珠? ~ 印尼踏察系列 1

相關內容:印尼的勞動者 ~ 印尼踏察系列 3

● 本文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專員。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