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發現的新紀錄種麗彩招潮蟹,在台灣分布相當稀少。金門清遠湖的棲地,遭到工程破壞。(洪清漳提供)
苗栗石虎公園引發破壞生態的軒然大波,讓人關注到前瞻計劃中,到底還有多少相似影響生態的景觀計畫?經過逐一查訪,發現許多計畫,早已有抗議破壞生態的聲音,但是計畫持續進行,像一輛失速的建設列車,朝著規劃的方向前行,直到毀掉棲地、傷害生態,再一次引爆社會的憤怒!
行政院2017年6月核定前瞻計劃,在水環境建設中,分有「水與發展」、「水與安全」及「水與環境」三大建設主軸,擔負供水、治水、水環境的建設工程。其中「水與環境」--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至少一縣市一亮點的推動河川環境景觀及棲地營造,由各縣市提出計劃,水利署審核通過。計劃可分成不同期程,總經費280億元,總面積420公頃,期程106到113年。
前瞻計劃公布之初,8800億的總體計劃,贊成與反對各半,在水環境建設中,興建雙溪、天花湖等水庫工程,遭到劇烈反對。但是對於水環境計劃,水患監督治理聯盟徐嬋娟表示,水環境改善計劃,名稱讓人疑慮,但是民間也會期待,好好運用大筆經費,透過「減量工程」的建設,去除水泥化,還給河川原來的面貌。但是計劃陸續推動實施,才發現和原本期待有落差,並且陸續爆發出生態爭議,形成巨大的反彈聲浪。
台中綠川的景觀化,帶來觀光人潮,成為河岸整治的效法對象。
前瞻計劃中的台中綠川整治,一直被視為水環境典範,成為台中市前市長林佳龍的環境政績,各個縣市首長陸續前往「朝聖」。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表示,綠川只是景觀化,並未生態化,大量燈光裝飾,只是讓一條歷史圳道,更顯庸俗,甚至引進旱溪水源,沿岸截流取污,供應綠川圳水,也未徹底解決城市污水下水道的雨污分流問題,綠川只是景觀的「樣版」。
城市中的綠川,原本生態度就不高,作為觀光休閒的景觀功能,成為建設的主要目標。但是觀光休閒的景觀功能,一旦移植到具有生態的河川、野溪,可能就造成生態浩劫。
近日的卓蘭石虎公園就是一例,前瞻計畫編列8000多萬,打造「大安溪生態公園亮點計畫」,在自然河岸想營造綠川化的景觀河岸,卻是產生破壞石虎棲地的問題,讓政府飽受批評。但是這不是單獨個案,前瞻計畫的水環境工程,其實早已在各縣市,造成不同爭議,只是有無引爆,成為新聞焦點。
南勢溪環境營造工程,破壞南海溪蟹棲地,引起環境團體抗議。
台中市沙鹿南勢溪環境營造工程,前瞻計劃第一期編列2000多萬元。但是施工河段,選擇在最自然的竹林河道,挖開湧泉河床,剷除沿岸竹林,改造人工化河岸,今年4月爆出破壞南海溪蟹棲地的重大生態危害。
大肚山學會召集人吳金樹召開記者會表示,南勢溪施工區域的河岸邊,經過調查分布有罕見的南海溪蟹,也是台灣幾處發現地的最北端,相當有生態意義。但是工程沿岸開挖、碾壓,已經造成南海溪蟹的生態浩劫,甚至連調查、搶救都來不及。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更痛斥這是「無腦工程」,連調查都沒詳盡,就貿然施工,甚至出了事還不改善。
金門縣清遠湖景觀改善工程,前瞻計畫第一期工程編列3500萬,計畫進行湖畔步道、水岸生態護坡整治,以及建設親水觀景平台、景觀拱橋、水閘門改善等工程。現今已經放乾湖水,進行施工,但是卻造成重大濕地生態危害,引發環境人士的關心。
金門生態紀錄者洪清漳表示,清遠湖是感潮型濕地,水源除了區域排水的淡水,還有漲潮進入的海水,鹹淡混和的水域,孕育多樣生物,包含許多珍稀物種,像是麗彩招潮蟹、側足厚蟹、布氏葉鰓螺等生物,還有許多冬季的候鳥。工程選擇在冬季施工,還放乾湖水,景觀還沒改善,已經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
金門縣工務局陳全河科長表示,遠清湖因為大潮時,水淹部分步道,因此在景觀工程外,提高水柵門水位,以及浚深湖床。因為施工需要,放乾湖水,但是有分區進行,保留部分水域,冬季施工為了趕時程進度,預計明年初就會完工。
彰化鹿港溪景觀改造工程,移植、拆除沿岸大量樹木,再重新植樹,遭到環保團體批評「毀老樹、種新樹」。
南投貓羅溪河川景觀改善工程,南投縣政府爭取前瞻計畫3.5億經費,推動城鎮之心計畫,進行生活廊道、環狀自行車道和河岸綠美化等工程。
生態觀察家李璟泓指出,貓羅溪全長47公里,流經南投、台中、彰化,在南投沿岸長有茂密草木,陸域與水域生態相當豐富,河岸高灘地曾經調查有石虎蹤跡,一旦開發又成生態浩劫。
此外,彰化鹿港溪景觀改造工程,移植、拆除沿岸大量樹木,台南竹溪水環境改善計畫,移植大量老樹,屏東保力溪水岸水岸改善,破壞原有河道。幾乎各縣市申請前瞻計畫,推動的水岸景觀改造工程,都爆發大小不一的生態爭議,讓「水環境改善」淪為「水環境破壞」。
前瞻計畫南勢溪景觀工程,產生生態爭議,事後召集居民開會,討論如何挽救。
水患監督治理聯盟徐嬋娟表示,整個「水環境改善」像是在拚前瞻政績,各縣市提出的河岸景觀改善,幾乎都是全數通過,但是地方政府首重觀光休閒功能,中央水利署又缺乏生態評估管制,於是不斷產生生態危機,施工後才來補救,造成的破壞常難以挽救。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指出,前瞻計畫的水環境改善工程,許多工程區域,依照環保法規,免於環評,但是必須進行生態檢核程序,確保工程不會造成生態危害。
但是他表示,生態檢核的程序與落實,中央與地方都還在磨合,希望能夠完善保護生態,避免產生爭議。對於已經產生爭議的個案,水利署都會進行溝通與修正,期待改善破壞問題。
在台灣,大量的天空步道,天梯吊橋不斷被興建,已經遭到檢討觀光效益低落,破壞山林環境,將會進行計劃管制及停建。但是在水岸環境上,更多的生態公園、景觀河道不斷被興建,造成水岸環境的破壞,讓台灣的山林與水岸,因為觀光休閒目的,形成新一波的生態危害。
台灣大量興建的天空步道,天梯吊橋,遭到檢討觀光效益低落,破壞山林環境,將會進行計劃管制及停建。
德國的水岸環境,以生態、自然為主,不會過度景觀化與水泥化。
在日本、歐洲等國家,水岸景觀維持自然,尊重自然河岸的生態功能,僅在少數區域簡易整理,方便人類使用,不會過度景觀化、水泥化,破壞原有生態。
水患監督治理聯盟徐嬋娟表示,長期以來,野溪整治、河岸治理,引發的生態爭議,不只是一個國家對水域環境,一個生態與美學的思考,更是包含工程經費的地方金流,一個「為建設而建設」的問題,可能是必須關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