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土地環境能源

保育之殤 白海豚寶寶死亡

能源 2019.02.14
郭志榮/台中報導

彰化芳苑永興魚塭的海岸發現一頭死亡白海豚,體長約50公分,出生約1週。經過解剖檢驗並無外傷或是誤食垃圾,初判為自體死亡,但是屬於擱淺後死亡、或是死亡後擱淺,詳細的死因必須等待進一步的病理檢驗。

13日早上,彰化芳苑漁民前往蚵田收蚵,發現灘地上有一頭死亡海豚,體型非常短小。經過通報聯絡後,彰化環保聯盟蔡嘉陽教授趕往現場,判斷是一頭幼年期的白海豚,從外體完整狀態,判斷死亡應該不超過一天。由於白海豚屬於瀕危保育物種,事件相當重大,農委會聯絡台中科學博物館前往搬運,並且進行病理解剖。

彰化海岸上,發現死亡的幼年白海豚。(蔡嘉陽提供)
14日早上,台中科博館姚秋如博士與李文達獸醫等人共同進行解剖,姚秋如博士表示,死亡海豚確認為白海豚,出生時間應為1週以內,還在哺乳期,海豚身上沒有明顯外傷,胃中也沒有異物,呼吸道也沒有阻塞現象,研判應該是自體死亡。但是詳細死因,必須等待胃中殘留物,以及肺部組織分析,才能夠進一步確認真正死因。

李文達獸醫表示,小海豚的身上,留有一些疑是輕微的齒咬痕,研判應該是母海豚所留下。因為在動物行為上,母海豚為了協助小海豚浮出水面換氣,或是脫困,會有以嘴喙輕咬協助的動作。所以研判小海豚死亡時,母海豚應該還在身邊,但是仍是就不了小海豚。

彰化環保聯盟蔡嘉陽教授指出,小白海豚的死亡,更加證明彰濱沿海一帶,就是白海豚的場所棲地,過去曾經多次記錄到海上的海豚母子。未來沿海地區廣設風力發電機,海底與岸際的打樁工程,巨大的聲響與工程,都可能對白海豚造成干擾影響。因此,環保團體長期呼籲,海岸線設置風機,應該注意海域生態的問題。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自從國光石化開發事件以來,保育團體一直呼籲政府,劃設彰濱海岸線作為國際級濕地,以及劃設白海豚保護區,過去曾有募資進行環境信託的行動,保護白海豚的生態棲地。但是多年以來,劃設保護區或濕地,總是只聞樓梯響,始終沒定案。白海豚寶寶之死,社會更應關心白海豚的生存狀況,積極推動劃設濕地與保護區。

目前根據調查,台灣白海豚的數量,已經降到100頭以下,成為極度瀕危的保育物種,過去曾在苗栗海岸一帶,發現過兩頭成年海豚死亡,現今在彰化海岸,再度發現白海豚寶寶死亡,如同一計警鐘,社會必須更加積極保育白海豚的行動。

台中科博館解剖死亡白海豚。
科博館姚秋如博士研判非外力造成死亡。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