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土地環境能源 核能

核二2號機重啟 非核、空品難兩全

核能 2018.03.12
曾筠涵/整理

昨天是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災事件7周年。全國反核團體下午也在凱道舉辦廢核大遊行,要政府儘速廢止核電。停機600多天的核二廠,在台電去年12月大幅整修後,於今年2月向原能會提出「重啟核二廠」的申請。

面對核能問題,民進黨在野時曾承諾,2025年是非核家園,如今卻可能重啟核二廠。那麼反核環團對此有何看法?台灣是否已經做好萬全準備,重啟核二廠?本週邀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與我們談談這個議題。

2016年2號機大修後逬跳機 商轉35年老設備堪憂

蔡雅瀅回顧核二廠停機事件,2016年,核二廠2號機第24次大修後35分鐘,就發生避雷器爆炸事件。雖然爆炸並非在反應爐內,沒有造成核子事故,但卻令人擔憂。核二廠是43年前開始興建,商轉到今年3月15日將滿35年。蔡雅瀅認為,這麼老的設備,最好儘早停機。

2~3%電力調度政策無他途 非重啟2號機不可?

這次的重啟計劃,原能會已經審查完畢,經立法院核准才會真的重新啟動。蔡雅瀅認為,政府應該更積極節約能源、進行能源調整、與廠商溝通挪電至離峰時段使用,而不是重啟曾發生爆炸的核電廠。而且,核二廠的裝置容量約2.26%,可調節的備轉容量約3%,蔡雅瀅直言,「如果一個政府連2、3%的電都想不出其他地方可以調度,是不是太弱了?」

行政院長賴清德曾說,並非重啟。對此,蔡雅瀅回應,在法律名詞上,「重啟」和「再起動」確實不一樣。原能會訂定「核子反應器設施停止運轉後再起動的管制辦法」,「起」代表大修停機後要重新打開。另外則是因應核四的「核子反應器停工與封存及重啟後作業導則」,開啟的「啟」。但為了讓大眾容易理解,媒體大多使用「啟」字,因為概念類似,就是「停止很久,再次打開」的意思。

2025「非核家園」 重啟核二又成最後手段?

民進黨是否違反承諾?蔡雅瀅認為,沒有違反當初的「2025非核家園」,因為時間還沒到。但她要提醒政府,過去都可以撐過600多天不使用,為何不繼續停止這個年齡35年、發生過爆炸的老舊電廠?

而賴清德於去年11月曾說,「重啟核二是最後手段」,對此,蔡雅瀅說,那就要真的將重啟視為最後手段,而不是沒有盡力就輕易重啟。

台灣天然災害頻傳 歐盟報告指核二耐震度需升級
除了違反政治承諾,在安全性上的顧慮為何?管中祥問。

蔡雅瀅回應,核二廠的耐震度不足。原能會曾找歐盟做同行審查報告,內容提及,台灣核電廠面臨天然災害,例如地震、海嘯、水災、颱風的機會,是遠高於同一時期做壓力測試的電廠。北部兩座核電廠緊鄰三角斷層,南部的核三緊鄰恆春斷層,因此建議要升級。她說,「歐盟說要升級是很含蓄的,意思就是耐震度不夠。」

最初興建核二廠時,耐震度只有0.4G,現在已經改善到0.67G。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就曾質疑,台電發給劉建國委員的資料顯示,有些是0.4G,有些改善到0.67G,也就是說並非全面提升到0.67G。

政府曾頒布「核子反應器設施安全設計準則」,第四條說明,結構系統的組建必須確保在地震等天然災害下,還是可以安全執行,且須考量廠址與週邊地區,以往曾發生過最嚴重的天然災害,並保留足夠的設計安全疑慮。

研討會也曾委託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針對公共設施應對重大天然災害的安全係數做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書,內容說明,核一、核二廠週邊有活動斷層,且1909年,曾發生與921規模7.3一樣的強震,當時921地震,震央附近地表震動接近1G,建議書中質疑,若同樣或更大規模的地震來襲,核一二廠的耐震係數是否足夠?

2009年核二錨定螺栓斷裂 台電安檢一再延宕

蔡雅瀅說,過去的案例顯示,核電廠發生事情,不一定會馬上被解決。例如,上次爆炸的大修報告提到,早就知道反應爐的爐心側板有四道裂痕,卻沒有馬上修理,反而說下次大修再做超音波檢測。到了今年2月27日的報告說,去年11月14日已經核准,不需執行反應爐爐內組建檢查與爐心側版超音波檢測。

她又舉例,民國100年10月,核二廠2號機發現一支錨定螺栓斷裂。反應爐是用內圈60、外圈60支螺栓固定。當時說下次大修再檢查,結過一年半之後大修,才發現上次搞錯,是旁邊的螺栓斷裂。這樣的態度令蔡雅瀅非常憂心。

核二廠設備漏洞疑慮多 台電冷處理?

原能會在今年2月27日的第三次審核會中的會議記錄第五點提到,管路的超音波檢測發現8個管線有厚度不足的問題。3月5日,蔡雅瀅質問台電,代表人員卻解釋,該預估是用比較保守的公式計算,應該不會發生事情。她認為,「核電不能出一點點意外,所有疑慮都排除。」

另外,大修報告指出,核二廠會有高溫警報,代表要盡快是否有問題。但台電卻說,是否要調高警報的設定點?對此,蔡雅瀅說,「事情沒有發生,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裝載池改建成燃料池? 設計不符、切割空間存隱憂

針對燃料池爆滿的問題,蔡雅瀅說明,核二廠2號機的燃料池,目前只剩10束的空間,而每次大修預計要退出180束,也就是說,既有的燃料池明顯不足。台電的因應辦法是,將裝載池改裝成燃料池。但報告指出,燃料池在民國81年、93年就曾擴充,第一次是將2000多束塞得很密,容納3000多束。第二次則是切掉設備,擴增到4000多束。也就是說,既有的燃料池已經做過兩次大手術。

裝載池的功能是使用過的核燃料外運到其他地方時的過渡空間,而且燃料隔架要使用龍門電廠淘汰下來的隔架,對此,蔡雅瀅認為有風險。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莊秉潔教授就曾分析,若台灣北部的核二、核一、核四廠發生福島等級的事故,從新北市到屏東三地門,都是福島核災的「30km撒離區」。蔡雅瀅直言,「2、3%的電力,值得我們冒亡國的風險嗎?」

防治空汙重啟核電? 宣導節能、保障基本用電

但使用其他電力,可成造成空汙等問題,如何面對?管中祥問。

蔡雅瀅說,蔡英文也曾喊出「省下一座核電廠」口號,解決用電需求,不一定要增加更多發電廠。省下一度電就等於多發一度電。政府應積極推動節能,不會增加額外污染,又能衍伸就業機會。此外,近幾年停止核電,燃煤的使用反而是微降,增加較多的是天然氣。雖不可否認其污染問題,但政府應該積極改善空汙的防治設備。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