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津區116號碼頭附近沙灘,25日晚間7點發生大量鯨豚擱淺事件,6頭小虎鯨集體擱淺。海巡署官兵獲報,立即出動搶救。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連夜派車前往運載回到四草鯨豚急救站安置醫療,希望能夠挽救這群鯨豚的生命,再行野放。
根據郭姓釣客表示,下午3點左右,約有20多隻鯨豚在高雄港區出沒;到了5點往外海游走,但是留有一小群在海港內徘徊;大約6點發現鯨豚被海浪衝擊到消波塊下,看似無力游走;晚間7點退潮,鯨豚擱淺沙灘,為數不少,立即通知附近的海巡署岸巡隊。
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立即派人前往瞭解,發現這些擱淺的海豚情況相當危急,立即回報狀況緊急,中和安檢所所長張群烽迅速調派6車20多名官兵前往現場處理。他表示,現場相當黑暗。海巡人員巡查發現共有六頭鯨豚擱淺,並有一頭已無換氣,確認死亡,再通報海洋保育署。
海洋保育署轉請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協助救援。王建平教授派出高雄救援人員就近趕往現場,確認6頭擱淺鯨豚是小虎鯨,立即依照救鯨SOP模式,先由官兵帶往深水域,確認能否自行游走。結果發現鯨豚無力脫困,全數被沖回沙灘,並且有一頭已經死亡,研判必須安置醫療,隨即啟動後送模式,調派救援車輛前往運載。
在救援車輛來到前,海巡官兵先行保定,兩人一組泡在水裡,扶著鯨豚,維持順利呼吸換氣;再用大毛巾當擔架,陸續將鯨豚搬運上沙灘方便吊運地點,等待運載車輛。官兵徒手挖出溝槽,引入海水,並且在身上覆蓋毛巾,不時澆水,維持鯨豚身體濕潤。同時,減少人為接觸,降低緊迫現象,避免鯨豚緊迫死亡。
海洋保育署在2018年4月成立,首次遇上大量鯨豚擱淺事件。署長黃向文獲悉消息親自趕往現場處理。她表示,海保署成立後,接手鯨豚救援工作,在過去基礎上,持續強化救援能力,並且強化通報機制,以及協調各縣市與海巡署加強救援行動。這次大量鯨豚擱淺,第一時間就獲得通報,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搶救,未來將盡最大能力,援救這群小虎鯨再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