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18 超過三十名來自台大、政大、清大、世新、成大等校的研究生在教育部前演出行動劇,諷刺教育部與各大學企圖規避勞僱身分的認定,用「學習」之名規避僱主責任。 (PNN資料畫面)
日前,由「全國學生勞動組合」所發布的「全國學生勞動與收支狀況調查」,該調查收集到的樣本發現,其中有4成填答學生工時換算薪水不到法定工資時薪150元,有2成學生每月工作超過80小時,再度反映了無論是大學生還是研究生,陷入貧窮與工作的困境,而更容易荒廢學業,這也與外界經常認為「學生過太好」的印象有所出入。
由於學生工作的制度多元,這裡將只談預算總額與薪資長期凍漲的教學助理,我認為,教育部應該盡快將教學助理預算常態化編列,不再從學雜費與特別預算中支出,並且應逐步調漲教學助理薪資至合理的標準,以減少研究生忙於工作而荒廢學業的困境。
教學助理薪資的故事,可以回溯到1977年的「大學及獨立學院研究生獎助學金辦法」,當時規定協助系所教學或研究之碩博士生,每個月可以領取3,000~4,000不等的助學金,以當時1980年的平均勞工薪資為8,843元來看,3,000~4,000元對研究生來說是非常穩定可以專心念書的收入。這筆資金原本是由教育部預算編列,也隨著研究生的增加逐步調漲,到了1993年,擔任教學助理平均可以領取每月5,000元的助學金。
然而這筆預算在1997年後被教育部廢止,轉而由各大學負擔,由學雜費收支提撥經費給教學助理薪資,目前各大學系所的專業課程助教薪資幾乎都是來自這筆預算。一般公立大學大約都會提撥學雜費收入的20%給系所的教學助理,在學雜費凍漲使得教學助理總支出不變、大學生擴張帶動教學助理成長以及物價持續上漲的環境中,2018年教學助理的月收入仍然維持3,000~4,000元左右,但是2018年勞工的每月經常性薪資薪資已經達到40,959元,可見得教學助理的實質可支配收入仍然持續縮水。從1977年到現在來看,教學助理薪資已經凍漲了40年。
雖然在2005年的頂尖大學計畫中,有另外一筆特別預算為極少部份的通識教學助理的薪資提高至每個月6,000~8,000元,然而這份薪資至今也超過10年仍未調漲而及為可笑。依照這次的「全國學生勞動與收支狀況調查」,學生的每月平均生活費為17,446 元,一位碩士生必須擔任三份教學助理工作才能完全應付他的每月生活所需,教學助理的薪資凍漲,帶來的破壞除了低薪高工時外,研究生的時間也被工作切割零碎化,試問在這樣的條件下,這位研究生真的有能力好好完成學業嗎?除此之外,低薪長工時的教學助理,還會影響大學生的受教品質,教授也會缺乏足夠的教學協助人力,間接增加教學負擔。
教學助理制度在大學已經行之有年,經費支出就不要再隨著學雜費收入或特別預算浮動,反而更應該完整評估各大學的教學助理人力需求,編列穩定的預算支應教學輔助人力需求。在這高教崩壞的年代,許多校長教授都大嘆沒有人要讀碩士與博士學位,卻沒有人想起教學助理薪資長年未漲,已經完全無法讓研究生安心念書做研究,導致許多學生畢業後只考慮出國念書或是立即就業。教育部應該立刻重視研究生的貧窮問題,並且提高整體教學助理待遇,這不僅是留住國內碩博士生的方式,也能同步提升大學生受教品質與降低教授負擔,可謂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