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合歡山的翠峰,五度以下的寒風刺骨低溫,十多名台大學生志願陪同當地賽德克族人,聯同仁愛鄉公所、南投縣府與台灣大學山地農場承辦人員進行「原住民保留地」增劃編現場勘查。
這幾位賽德克族人世代於此耕種,但地權卻是台大農場梅峰場所管理,族人希望透過增劃編的行政手續,將土地歸還族人。
王雅各的土地早於民國97年就開始申請原保地的劃編,經公所與縣府初審皆符合增編原保地規定,但遭到台大梅峰農場人員僅以「如屬台大土地,產權應歸台大,不同意劃編為保留地」的理由回絕原保地的申請。
王雅各拿出民國七十年的空照圖,圖上就已經有父親與族人親手修砌的梯田,他認為這些就是證明他家族在此地世代耕種的證據。
王雅各不服,於隔年提出申請,台大以「破壞水土保持」等理由再次拒絕,並向南投地院提起「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的民事訴訟。台大雖在一審敗訴卻執意提起上訴,最高法院最終判決王雅各敗訴,必須「拆屋還地」並追討不當得利三十餘萬元,宛如台大「紹興社區」的南投翻版。
法院於去(2013)年12月9日進行強制執行,此舉引發當地族人強烈不滿。最終在仁愛鄉公所與聲援團體協調下,台大才願意「暫緩執行」,但還是要求王雅各必須在今(2014)年3月1日前自行拆除,否則會再次執行拆屋。台大校長楊泮池迫於地方抗議及民代要求下,年初與族人協調,允諾台大收到原保地增劃資料後,會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來幫忙解決。
依《公有土地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審查作業規範》,只要族人能提出民國77年2月1日前,祖先遺留且目前仍繼續使用之公有土地的證明,就可提出劃編原保地的要求。原住民保留地的作用就是保障族人可擁有該土地的耕作與地上權。
台大山地農場長葉德銘表示,根據台大農場空照圖等資料,王雅各等族人是「佔用」台大農場土地,台大農場也於民國86年到王雅各那塊土地進行植樹,並無如外界所說「沒有妥善管理農場土地」。葉德銘認為台大農場已經相當照顧當地族人,農場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勞工是原住民。
王雅各不解的說:「我想盡一切辦法證明這是我們的土地,但為何台大一直把我當成小偷?」
用石材推砌而成的梯田和走道,是當地賽德克族人的傳統智慧,也是避免土壤流失的一種方法。
以王雅各的情況來說,他不但提出民國七十年空照圖證明梯田就是由父親與族人共同堆砌而成,且至今仍繼續使用;鄉公所也會同台電,證明該土地電表從民國72年6月起至今皆位於該土地內。這些證明都已超過《增劃編原保地規範》要求,公所承辦人員透露,如果土地在別的管理單位內,早就通過審查了,只有台大一意孤行。
王雅各八旬雙親及年幼子女,一家六口居住在這片農地工寮,眼看強制拆遷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也不敢耕種賴以維生的蔬菜和花卉,對於該何去何從?王雅各吸了口煙淡淡地說:「只希望台大把土地還給我們原住民就好」。
台大主秘林達德表示將在2月21日會同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等單位討論,並會遵照教育部在該日做出的解釋,對相關案件進行處理。林達德認為台大的立場很簡單,就是「依法行政」。對於王雅各的土地是否會在3月1日被強制執行?林達德回應:「校內至今沒有定論」。
學生串連 進行訪調聲援族人
參與訪調的台大社會所碩士生阮俊達指出,調查發現台大山地農場是接收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的「霧社農場」,但戰後校方並未積極管理及接收,直至民國三十八年山地農場發生大火後,在林務局通知下,校方才知道有這塊土地的存在。
訪調的學生前往台大梅峰農場,希望了解農場的運作情況,並得知農場為何反對原保地增劃的立場。
阮俊達說:「台大到民國41年才開始派員勘查山地農場」,並在41年與45年的報告書中皆紀錄農場中有「山胞居住」。山地農場一直到民國50年才正式進入台大的體制內。
台大山地農場從民國78年原住民族「還我土地」運動興起時,才開始進行土地登錄。台大山地農場前場長康有德書寫的《風華歲月十九年》描述,台灣大學直至94年共耗費八千五百多萬元才完成全部山地農場土地登錄。
「自己身為台大學生覺得很丟臉,校方還一直講學校和學生要有社會責任…」台大城鄉所排灣族學生Valagas說,他認為學生這次上山,就是希望去了解當地歷史和部落遷移史,學校不願意作調查,學生自己來作。
阮俊達表示,台大認為族人使用土地可能破壞水土保持,但在賽德克族語中並沒有豆苗、高麗菜、白菜等經濟作物的字彙,這些都是外來作物,而台大農場早期也耕種高麗菜,族人很多時候是在「沒有選擇中選擇」向漢人學習耕種經濟作物,來維持現代資本主義生活,更何況族人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維持都很困難的情況下,族人也是受害者。阮俊達認為台大不但忽視當地賽德克族人「居住、使用土地」的既成事實,更延續日本殖民政府「強取豪奪」族人土地的作法。
長期參與部落組織運動的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人員Savungaz也陪同學生一同上山,她認為現在最緊迫的就是台大直接撤回強制執行,不要再把球踢回教育部作決定。
Savungaz呼籲:「台大不要再繼續迫害原住民族了!」
當地族人非常不能諒解,自認是好鄰居的「台大農場」,為何要在二十幾年前開始於農場大門設置柵欄,農場面積又廣達6百多公頃,讓族人必須繞路才能到土地上耕種。
學生透過與增劃編的地主和當地耆老的訪調,來釐清這塊土地背後的歷史,以及賽德克族語如何稱呼這些土地。王雅各的土地在族語中稱為「Lusaw」,意義為海拔較高的平台。
王雅各八旬雙親及年幼的子女,一家六口都居住在這片農地的工寮上,他說「只希望台大把土地還給我們原住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