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生活文化書評

《我要牠們活下去》-日本熊本市動物愛護中心零安樂死10年奮鬥紀實

書評 2014.02.24
文/林建成

書名:《我要牠們活下去》-日本熊本市動物愛護中心零安樂死10年奮鬥紀實

作者:片野ゆか

出版:本事文化

本事文化出版這本日文書中譯版,讓大家知道日本地方政府如何讓流浪動物達到「零安樂死」目標。我相信很多讀者和動物保護人士和團體,也都很想知道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

日本熊本市一年撲殺約九百隻流浪動物,送進來的動物總是比被認養的數目多,但幾位公務員看不到無止盡安樂死的撲殺終點,於是開始思考如何改變。本書透過簡單文體敘述和對話內容,讓讀者循序漸進體會日本公務員的內心掙扎與動念。

這群公務員開始透過網站協尋失主、合辦認養活動、開辦訓犬教室和電話諮詢、現場勸說飼主等作為,棄養動物在一年間減少了四成!於是他們決心往「零安樂死」目標前進,一個被譏為「癡人夢話」的目標。

他們認為要讓政府機關的觀念從「安樂死」轉換成「動物保護」,必須從民間教育開始。他們挺身不怕民眾挨罵,持續勸說飼主,必要時拒絕飼主把動物送到動物中心;對於堅持棄養動物的飼主,他們則要求飼主參與狗被安樂死的過程。中心內的人員同時改變狗舍環境和飼料,每天攜狗曬太陽,學習專業訓犬技巧。因為只有狗被訓練好,才容易找到新飼主。

熊本市動物愛護中心總是開放參觀、採訪,可以拍攝任何角落、訪問任何職員,因為沒有任何事須要隱瞞。從認養、捐贈、募款、協力、名人號召、贊助…等所有相關商品與知識,最後都在年度嘉年華會中一次到位。而流浪動物也在公務員帶領下進入學校,教育小學生認知流浪動物的來源和衍生問題。

此外,民間寵物店也是改革關鍵力量之一,寵物店認定養寵物是一輩子的決定,除了事前對買主詳細說明責任,買主必須等待10~14天,且每天接受寵物店教導動物相處知識後,才能把寵物帶回家。也因此,提升了業界水平和社會道德認知標準。

政府的覺醒與決心是開始的關鍵,台灣法令是否仍停滯在「12夜」的等待期?在當年網路不發達的時代裡,日本熊本市做到了,更何況現在臉書訊息為台灣人每天使用,亦是不可忽略的串連與教育擴展力量。

作者片野ゆか表示,「減少動物安樂死只有三點:不輕易飼養或繁殖、一旦飼養就不離不棄、為寵物掛上名牌和施打晶片,而且每一個方法都很簡單。」

日本人縝密的規劃和思維,在此書中表露無遺。本事文化選了這本適合大眾、動保團體和志工閱讀的好書,讓大家在短時間內瞭解日本人花了10年的努力過程。

延伸觀賞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