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文化出版這本日文書中譯版,讓大家知道日本地方政府如何讓流浪動物達到「零安樂死」目標。我相信很多讀者和動物保護人士和團體,也都很想知道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
日本熊本市一年撲殺約九百隻流浪動物,送進來的動物總是比被認養的數目多,但幾位公務員看不到無止盡安樂死的撲殺終點,於是開始思考如何改變。本書透過簡單文體敘述和對話內容,讓讀者循序漸進體會日本公務員的內心掙扎與動念。
這群公務員開始透過網站協尋失主、合辦認養活動、開辦訓犬教室和電話諮詢、現場勸說飼主等作為,棄養動物在一年間減少了四成!於是他們決心往「零安樂死」目標前進,一個被譏為「癡人夢話」的目標。
他們認為要讓政府機關的觀念從「安樂死」轉換成「動物保護」,必須從民間教育開始。他們挺身不怕民眾挨罵,持續勸說飼主,必要時拒絕飼主把動物送到動物中心;對於堅持棄養動物的飼主,他們則要求飼主參與狗被安樂死的過程。中心內的人員同時改變狗舍環境和飼料,每天攜狗曬太陽,學習專業訓犬技巧。因為只有狗被訓練好,才容易找到新飼主。
熊本市動物愛護中心總是開放參觀、採訪,可以拍攝任何角落、訪問任何職員,因為沒有任何事須要隱瞞。從認養、捐贈、募款、協力、名人號召、贊助…等所有相關商品與知識,最後都在年度嘉年華會中一次到位。而流浪動物也在公務員帶領下進入學校,教育小學生認知流浪動物的來源和衍生問題。
此外,民間寵物店也是改革關鍵力量之一,寵物店認定養寵物是一輩子的決定,除了事前對買主詳細說明責任,買主必須等待10~14天,且每天接受寵物店教導動物相處知識後,才能把寵物帶回家。也因此,提升了業界水平和社會道德認知標準。
政府的覺醒與決心是開始的關鍵,台灣法令是否仍停滯在「12夜」的等待期?在當年網路不發達的時代裡,日本熊本市做到了,更何況現在臉書訊息為台灣人每天使用,亦是不可忽略的串連與教育擴展力量。
作者片野ゆか表示,「減少動物安樂死只有三點:不輕易飼養或繁殖、一旦飼養就不離不棄、為寵物掛上名牌和施打晶片,而且每一個方法都很簡單。」
日本人縝密的規劃和思維,在此書中表露無遺。本事文化選了這本適合大眾、動保團體和志工閱讀的好書,讓大家在短時間內瞭解日本人花了10年的努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