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風災十年】政策造成部落大遷徙 但他們終究找到回鄉之路
八八風災重創部落,造成部落大遷徙。如照片中屏東吉露部落,嚴重崩塌,族人全部撤離,部落成為無人廢墟。
「八八風災造成一場部落大遷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智慧以族群遷徙史的觀點,指出八八風災對部落的重大影響。
2014年八八風災重建委員會解散,卸下招牌,意謂政府「重建完成」。黃智慧當時召開記者會,痛批八八風災重創部落,政府憑著空照圖,三到四天就劃定90個危險特定區域,迫使50多個部落族人紛紛離開家鄉,違背「離家不離鄉」原則,形成一次政策性的部落大遷徙。
阿禮部落的包泰德、古秀慧夫婦,成為部落大遷徙的代表人物,十年來為了回到故鄉,歷經三出三進的悲歡人生。
八八風災發生,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受到重創,部落族人紛紛被救援下山,包泰德、古秀慧夫婦不想離開,但是面臨斷水斷糧不得不走,最後幫部落家戶關好門窗,防範風雨侵襲,放開圈養動物,避免囚禁餓死。他們離開了部落,只是不知道這一離開,再回到部落,費盡了十年光陰。
八八風災重創阿禮部落後,一直仍想回家的包泰德、古秀慧夫婦。
古秀慧回憶,當時下到山下,住在臨時收容中心,吃住都很方便,但是過了一周就開始想家。特別是包泰德一直在山裡生活,住在收容中心,總是打不起勁,常常坐在房裡,望著窗外沉思。
古秀慧說,「先生是一下山就想回山上的人!」包泰德夫婦和部落幾位青年,決定回山上去。在道路中斷的情形下,他們帶著開山刀、乾糧,一路翻山回去。
災後二週,一群人進了部落。包泰德表示,當時下部落多處崩塌,房屋毀損,一片殘敗;但是上部落一切安好,他們夫婦開設的民宿也無損壞。
於是他們決定留了下來,過著沒水沒電、道路不通的生活。古秀慧說,山裡都有種著作物,也飼養禽畜,在山上生活沒有問題。
依照《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政府邀請專家開始清查盤點部落的「危險特定區域」,作為後續撤離與安置計畫的依據。當時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是勘查委員之一,2009年12月來到阿禮部落進行「危險特定區域」的評估。
陳美惠在八八風災前,就協助阿禮部落推動深度人文旅行,沒想到卻在災難後,如此再和包泰德夫婦相遇。這一次相遇後,他們開展長達十年的情誼。
2009年12月屏科大教授陳美惠 (圖中) 到阿禮部落進行「危險特定區域」評估。
當時,陳美惠在查看部落後,作出阿禮下部落毀損,但是上部落無立即危險的認定,並且建議通往阿禮部落的台24線,維持最低度的暢通。
陳美惠等審查委員的意見,讓包泰德夫婦相當高興,認為有希望留在故鄉。但是審查意見進行最後整合,必須參考地質特性、居民意願、交通狀況三個要素,最後還是將阿禮部落全部劃入「危險特定區域」,包泰德夫婦必須強制下山。
二度下山後,夫婦二人拒絕分配永久屋,自己找到中繼屋暫住,一心還是想回山上。包泰德開始打工,古秀慧製作工藝品。他們總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回到山上整理家園。包泰德表示,「吸一口山上的空氣,看一下滿山的青綠,都能安慰住在山下的心靈。」
永久屋的部落老人集合作運動。
2010年底,長治鄉百合園區永久屋落成,阿禮部落居民安置在園區中。政府盡心照顧,社會許多志工來幫忙,但是部落老人無法適應永久屋生活。
為了照顧部落老人,社工會集合老人,一起做體操活動筋骨。看在古秀慧眼裡,覺得很傷心!她說,老人家在山上都還有勞動,根本不用集合作體操;而且很多時候永久屋的老人,會枯坐發呆一天。
那時,永久屋區出現「回鄉團」。總是有想家的老人,問著年輕人要不要回鄉。如果有,她們要搭便車回去看看。
包泰德夫婦常常載著老人家回鄉。有時候到了下山時刻,還要勸老人下山。
沒多久,包泰德夫婦受不了山下生活,決定回鄉,並且透過行政訴訟,爭取撤銷「危險特定區域」劃設,完成回到故鄉的心願。
八八風災前,陳美惠教授已經在協助社頂、水蛙窟等聚落,進行生態遊程、村落產業的規劃。她表示,不是只想推動觀光或經濟,而是透過各種方式,找到人與環境共生的模式。八八風災後,進入部落勘災,看見環境的變貌,卻也看見部落居民想回家的心。
風災之後,部落為了回鄉不斷抗爭。
「找出一條大家都可接受的歸鄉之路!」陳美惠指出,「社會一直有危地不居的聲音,覺得部落族人住山下較安全,成為政府災後的因應政策。但是實際對於生活在山林的族人,失去部落就是失去根,失去文化,失去他們擅長的生活方式。」
循著台24線公路,她推動達來、大武、阿禮等沿線部落的重建計畫,並且以「奧(深)山模式」為名,展開注重保育、低度利用的回鄉方式。
當時還是研究生的林晨意,加入陳美惠教授的重建團隊,和一群伙伴,過著山上山下跑的日子。
她表示,剛開始是陪伴──陪伴開會,陪伴抗議,甚至還要到法庭。那時大家心很亂,根本無法開始重建。
到後來一些計畫展開,她們成為協助者,經常必須山上山下跑,尤其公路不通,走溪床的時候,顛簸漫長的石頭路,有時一天要來回幾趟。長期下來「陪」出了這段重建。
達來舊部落用岩板屋、石頭路,推動人文生態遊程。
達來部落運用後方舊部落的岩板屋、石頭路,推動生態旅遊。大武部落以農業優勢,推出大武森雞、山當歸、紅藜等作物種植與加工。地處最深山的阿禮部落,卻讓陳美惠一直傷腦筋該如何進行。因為其他部落都被劃定成部分受災、部分可以回去居住;獨獨阿禮部落全被劃為「危險特定區域」。
包泰德夫婦住回山上,等著司法判決撤銷劃設,重回家園。但是法院以「最終決議完全劃設」,以及「多數居民決定居住永久屋」,二審定讞。包泰德面臨敗訴,無法留在山上,必須第三度下山。
這時,陳美惠像場及時雨,找到林務局委託的災後山林監測計畫,讓包泰德夫婦與部落青年,能夠重回山上,進行生態調查與山林監測,並且在崩塌處回植原生樹種,希望能夠慢慢穩定地質環境。
第三度回鄉,包泰德夫婦再也不想離開。他們在法律上失去土地主人的權利,卻是以山林守護者身份留了下來。
阿禮部落發展林下經濟,先進行林相調查,再推動養蜂產業。
十年光陰,三出三進,包泰德夫婦相當珍惜回鄉的時光。配合陳美惠推動的林下經濟產業計畫,利用幾年來種回的花木,在林下養蜂,生產最純淨的蜂蜜,並且引種金線蓮,在林間陰濕處種出高價的經濟作物。
包泰德表示,災後重回故鄉十年,重新看待這塊土地,很多想法不一樣。他們思考用更謙虛的方式,生活在山林裡。
漸漸的,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回鄉。
28歲的巴尬魯古考上廚師執照,一手好廚藝,在山下生活無虞。但是他表示,看著年幼的女兒,完全脫離山上的部落生活,文化嚴重斷裂,讓他覺得心慌。於是,他放下不錯的工作,一家人決定回到山上,重新展開部落生活,讓孩子一定要有家鄉的記憶。
現在,巴尬魯古加入林下經濟行列,當起養蜂人,甚至設計將部落的作物,作成一桌有阿禮特色的美食。
林晨意開了一家店,建立山區部落與平地永久屋的連結。
林晨意在將近十年的陪伴人生後,在屏東勝利新村日式宿舍開了一家店,店名就叫「奧山」。
她表示,災後十年,山上生活漸漸平穩,反而是山下永久屋區,面臨未來發展的問題。畢竟根在山上部落,無論是祭典、產業、故事、文物,所有傳統都在山上。老人家一直離去,新一代不再回山,山下一直面臨無根失落的困境。如何建立山區部落與平地永久屋的連結,成為她下一步的工作。
陳美惠的「奧山計畫」成為一個窗口,引導遊客進入永久屋區參加活動,讓族人帶遊客回到山上故鄉,瞭解面臨斷根的文化。學習認識的不只是外來朋友,還有年輕族人。
林晨意表示,十年幫忙重建,也到了為自己打算的時刻。他找到部落朋友一起工作,展望未來的十年。
陳美惠表示,八八風災時,林晨意這群學生參與幫忙,從大學生、研究生到出社會,都一直投身在重建工作中,只靠計畫的微薄薪酬和熱情,一作十年。她當時就思考,要讓重建變成一種產業。在友善山林的前提下,找出更多部落優勢,擴大部落經濟,讓更多人能夠參與、讓志工變合作經理人,才是永續部落的力量。
大武部落學會養雞、種山當歸,產銷都要學會,不必再當租地的傭工。
一場巨災,迫遷部落下山,同時斷絕過去消耗山林的經濟模式。十年來,陳美惠選擇一條和諧的道路,幫助族人回鄉,但是拒絕重蹈過去破壞山林、剝削族人的經濟。
她表示,阿禮部落學會保護山林、認識生態,再引入保育工作假期的遊客。大社部落學會養雞、種山當歸,產銷都要學會,不必再當租地的傭工。讓部落親善土地,土地利益皆歸部落,才是回歸部落與土地的真實關係。
三出三進的包泰德、古秀慧夫婦,終究沒要回自己的土地,但是以另一種「工作者」身分留在故鄉。
古秀慧表示,沒有放棄爭回土地的想法,但是在陳美惠和政府幫助下,能夠留在故鄉,現在只想好好過生活,好好照顧環境。也許有一日,環境變好,不再危險,在外的族人,都能回到故鄉,不再遷徙流離。
屏東魯凱、排灣族部落在深山之後,一場巨災讓回鄉之路,遙遠而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