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許多人問,在這波年金改革的唇槍舌戰中,有教師、公務員、軍人、勞工,為何卻沒有年輕人的聲音?相對於許多嬰兒潮世代的中高齡勞工,擔憂年金改革影響到他們晚退或少領的問題外,年輕人對於勞保年金改革卻幾乎無感。
為什麼涵蓋900萬人,規模最大的勞保年金,對年輕人卻如此疏離?我認為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仍重視當代的「新風險」重新設計制度。過去的年金體制要解決的是勞工因為老傷病殘離開勞動市場的「舊風險」,然而隨著勞動市場彈性化,年輕人同時面臨的是低薪、工作不穩定的問題,還有生子、照顧父母等負擔,是不同於過去年金設計要解決的「舊風險」。如果勞保年金改革只求財務平衡,而沒有注意到新風險,重新改善勞動市場與稅收的重分配,則改革勢必無法得到年輕人的支持而失敗。
年金改革唇槍舌戰,有教師、公務員、軍人、勞工,為何獨缺年輕人的聲音?
在目前行政院送入立法院的勞保年金方案,計畫將保費調升至13%,同時平均投保薪資也從60個月逐年改成180個月,最後還包括每年政府撥補200億元至基金。如果我們進一步檢視前兩項對於青年勞動條件的衝擊,則可以看到這樣的改惡只會加速破壞而非重建社會契約。
台灣的勞保年金,是建立在工作能力與收入基礎上的年金制度,因此當年輕人在勞動市場彈性化中面臨嚴苛且不穩定的低薪待遇,也將會對年金的穩定造成衝擊。勞動市場的惡化產生了少子化與兒童貧窮的問題,低收入也將導致未來老年給付不足,形成難以脫離的貧窮陷阱。也因此,年金改革必須將這些非典就業人口擴大的問題一併考慮,甚至應該進一步透過社會投資等方式使這些就業人口回歸正常勞動市場。
勞保費率調漲勢必惡化部分工時、薪資偏低的青年勞工的生活處境。
目前台灣包括部分工時、臨時工與派遣勞動等非典就業總人口,依據人力運用調查的數據,自2008年到2016年,已經從65萬增加至接近80萬。非典勞動造成的不穩定就業問題仍然在持續擴大,這批勞工持續面臨著低薪、不穩定就業和薪資無法成長的困境,其中超過1/4的非典勞工是15-29歲的年輕人。這點我們在勞保數據來看更清楚,將不到基本月薪的投保級距視為是部分工時工作者,則15-29歲的年輕人在2012年約有20萬人,2017目前則增加至25萬人,這還不包括其他派遣或承攬等非一般典型聘僱關係的勞工。未來勞保保費調整與平均薪資月數增加,首當其衝的將是這群低薪的年輕人。
首先,由於可支配所得低,大部分的年輕人觀念常常將勞保的保費視為是一種「稅」而非「費」,認為這減少了可支配所得,即使我們知道勞保保費仍有7成由雇主負擔,1成由政府負擔。對年輕人主觀而言,短期的勞保保費支出是一個負擔,缺乏重分配的意義。一位月薪11100的打工族,以目前9.5%的勞保費率計算,打工族1年12個月須繳交2532元,然而如果勞保費率未來調整至13%,則打工族一年繳交的勞保變成3468元,這確實對於所有部分工時工作者影響甚鉅,尤其是部分工時收入不到11100元的打工族。即使是一般全職勞工,也是不小的負擔,我們以勞動部2016年調查15-29歲青年勞工平均月薪29426來計算,一年的勞保保費將從6564元變成8988元,幾乎是1個月的房租。勞保提高保費勢必嚴重惡化年輕人的生活處境。
林凱衡:目前的勞保年金方案衝擊青年勞動條件。
其次,由於薪資持續凍漲,當勞保平均薪資從60個月擴大至180個月,對於長期位於非典就業部門的勞工,認定的平均薪資標準也將被拉低,而導致最後的給付額度降低,勞保年金改革對長期低薪受薪者而言,帶來的是更多逆向重分配的後果,對年輕人尤其如此。無論是現在的年金危機或是未來降低給付,也都讓許多年輕人認為繳錢至勞保基金只會繼續貶值並不划算。
最後,現有的勞保制度,不容易確保部分工時工作者能夠獲得勞保。最近許多大專校院學生在各地發起「薪資地圖」行動,調查學校周邊學生的打工店家是否有依照法令投保和給予法定薪資,結果發現大量店家不僅未給予法定薪資,也有相當多店家逃避勞保,造成這些學生勞工損失年資以及缺乏應有的職災保護。目前隨薪資徵收勞保保費的制度,對許多在小店家工作的打工族相當不利,持續彈性化的非典就業勞動市場,將更多年輕人拋出勞保的保障範圍,成為社會保險的嚴重死角,政府本身也缺乏人力穩定稽查確保所有店家能夠落實部分工時工作者加入勞保,納保的技術問題雖然非此次年金改革的首要課題,然而長久以來部分工時工作者無法被勞保涵蓋,而且這些非典型勞工數量還在持續增加時,就應該對此技術問題一併納入改革的考量當中。
日前軍公教的年金改革抗議,激起了許多人對於軍公教年金既得利益者的不滿,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的不滿並沒有轉化回對於勞保年金危機的關注。如果我們都同意勞保年金改革是要邁向重新建立一個世代正義的社會契約,就有必要同時在外部的稅收與勞動市場要求更好的重分配,以及在年金改革上,朝向對年輕人更友善的制度邁進。這也有賴蔡政府的思惟是只想穩定基金收支,還是重建新的社會契約?是只敢對勞工開刀,還是頂住資本家的壓力跨出更大的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