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生活文化媒體

韓流背後的暗流 韓國公共電視的「共犯們」

媒體 2017.11.27
邱學慈/整理

「台灣哪個媒體敢罷工?」

27歲的「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楊虔豪反問節目主持人管中祥。他最近翻譯由韓國獨立媒體「打破新聞」製作紀錄片《共犯們》,將韓國兩大公共電視台的罷工實況帶進台灣。影片上架短短三天就獲得熱烈回響。

這一集「燦爛時光會客室」深談南韓兩任總統李明博和朴槿惠用政治力干預新聞編播,促使KBS和MBC電視台記者的抗爭十年。

「我那時候一直很想成為像MBC新聞工作者那樣的記者,敢於批判權力,然後揭弊。」楊虔豪憶起自己更年輕時,每天看著MBC的晚間新聞學韓文,卻作夢也沒想到,MBC在2008年調查韓國政府進口美牛的揭弊報導,竟成為政府伸手收編電視台的導火線。

反美牛調查報導 引李明博忌憚干預

當時,MBC克盡監督政府之責,揭發李明博政府貪圖經濟利益,隱瞞國民狂牛病的食安風險,放水美牛進口的安全審查。報導一出,引起韓國民眾對美牛進口的重視,最後演變成六萬人響應的大規模示威抗議,逼得前總統李明博公開道歉,重啟美牛進口的協商談判。

「因為這樣子,李明博才開始感覺到媒體的威力到底有多麼龐大!他一邊重啟跟美國的談判,一邊醞釀要收編MBC。」楊虔豪說,那時負責美牛談判的政府官員,按鈴控告MBC妨害名譽。在全案尚未進入司法審查程序之前,警察就以「搜查」的名義,直接衝進MBC編輯部抓走多位製作人。

政府的手漸漸伸進媒體高層,親政府的新聞部主管相繼被拔擢。至2009年初,原先最具有批判性的MBC電視台新聞,已漸漸被娛樂化的軟性報導佔據。甚至在執政黨強行通過韓美FTA時,MBC也只將議題焦點集中在國會議員大打出手,刻意規避FTA的具體爭議。

強勢的政治力控管不僅抹滅記者的新聞專業,更架空媒體監督政府的天職,雙方角力一觸即發。2012年,MBC發動了長達170天的大罷工,但無疾而終,參與罷工的記者陸續被調職,至今無法回到他們最鍾愛的新聞現場。

政權粗暴干預 新聞粉飾太平

相對保守主義的朴瑾惠上任後,政府對媒體控管更是變本加厲。電視台一旦出現批判政府的報導,記者就會受到處分;記者若試圖跟高層反抗,沒過多久就會受到停薪、調職、停職等懲處。管中祥感嘆表示,「已經是某種程度的白色恐怖了!」

的確,自此之後,公共媒體不只無法發揮第四權的功能,甚至淪為政府的化妝師,為朴瑾惠打造明星般的正面形象。楊虔豪統計KBS電視台200天的頭條新聞,竟有130天是朴瑾惠:「就跟台灣的戒嚴時期一樣,把老蔣的新聞擺在頭條播。」

主持人管中祥 (左) 訪問駐韓獨立記者楊虔豪 (右)。

2014年時,世越號發生船難,MBC最早釋出「全員救出」的消息,儘管前線記者不斷向MBC首爾總部回報:「還有兩、三百個小朋友還沒有救出來!」MBC高層卻都不願更正這項錯誤訊息。此一「人為誤報」間接耽誤救援進度,最終釀成295人死亡、172人受傷、9人失蹤的慘劇。然而,當時隱瞞消息的新聞部主管不但沒有受到懲處,反而步步高升。

反制政治干預 工會慘烈抗爭

電視台的新聞報導不僅無法呈現真實,反不斷為政府粉飾太平,終於引起公憤。楊虔豪感嘆,明明不是前線記者的錯,但KBS的記者走採訪線上,卻常被民眾攻擊。

政治力的高壓介入,加上強調「集體行動」的民情使然,促使韓國的媒體工會強勢崛起,不僅形成團體機制與高層主管談判,甚至開始反抗政府對節目編播的箝制。楊虔豪在韓國跑新聞,每幾週就會收到MBC工會寄送的晚間新聞監控報告。對比台灣的媒體工會組織力量普遍尚未強大,韓國的媒體工會已發展出成熟的新聞自律機制,且擁有足夠的經費和記者人數支持,每次罷工前的投票都超過85%的支持率。若工會成員遭到資方惡意解雇,工會也會提供法律協助,甚至支付同等薪水直到回到工作崗位。

強勢的工會力量或許成為韓國公共電視系統記者的抗爭後盾,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將近十年的青春年華,還有往後的新聞生涯。為了對抗政權的介入,共有277位MBC的員工遭到懲處或解雇,其中雖然有10幾位記者自行成立獨立媒體「打破新聞」,但多數受到高層整肅的人,或被調到滑雪場、影城等其他事業部門,或失去工作。許多滿懷新聞熱忱的優秀記者,至今未能再度拿起攝影機、麥克風,重返採訪現場。

媒體與權力息息相關

韓國文化透過傳播媒介風靡全球,但製播《大長今》等經典戲劇的電視台,真如檯面上那般亮麗風光?「MBC有一個很有名的綜藝節目叫做《無限挑戰》,因為罷工而停播半年。」楊虔豪苦笑,好多外國人都在追這個綜藝節目,直到發現節目停播,才赫然發現,權力干預的不只是新聞,也深深影響到綜藝、流行節目的製播。

「創意必須建立在民主自由之上。」主持人管中祥總結,「當一個國家不民主、不自由,媒體恐怕也很難會有創意。」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