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沒有真相,難斷是非 陳致曉:南鐵案要行政聽證

2016.08.13
朱曼寧/整理
燦爛時光會客室 #117 南鐵東移案 要個聽證那麼難?|專訪陳致曉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8月9日審議臺南鐵路東移案,在第6次審查中拍板,屆時將有407戶,超過千位居民面臨迫遷。早在2009年9月,行政院就核定南鐵地下化,但因拆遷戶抗爭,至今未施工,而在2012年拆遷戶組成自救會,自此便與政府抗爭長達4年。

台南市政府說,南鐵地下化後,交通將更為便捷,還能減少交通事故與人員傷亡,可以讓社會進步,為什麼這些拆遷戶還要反對?反南鐵東移自救會發言人陳致曉接受《燦爛時光會客室》節目訪問,表示自救會反對鐵路東移造成的擴大徵收,並沒有反對鐵路地下化,並強烈訴求辦行政聽證,要讓雙方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平台。

南鐵東移論點證據何在?

陳致曉談到在召開都委會前一個禮拜,就已經得到內政部要通過這個案子的消息,「那個審議過程根本是一個打假球的過程,他們純粹受了政治的操作。」審議會當天,自救會都約好進去不要說話,不想配合政府的演出。

照片由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提供

陳致曉透露案子從民國84年就開始,當時他的父親是甲等土木技師,因此很早就知道鐵路地下化一案,本是在軌道下面設置永久軌道,這樣才能減少最大裁切面積跟減少土地徵收。

2012八月說明會說要東移到老百姓的家裏面,政府給自救會的回答是如果不東移,火車會出軌,加上台南地質的關係必須要東移。陳致曉說,「政府完全沒拿出科學證據,這二、三十年都沒地質變動,為何現在就會變動?我們那時把每一個鐵工局說不能東移的論點,我們都去找工程專家整理出來,證明鐵工局說法是胡扯。」

陳致曉表示,那時台南市秘書長陳美伶還回應,「就算你們講的都有道理,但是計畫現在退回中央,重新核下來,又要經過一段時間,這段延宕老百姓能承擔嗎?」陳致曉說,他與拆遷戶這才感受到政府在乎的不是人權。

訴求行政聽證 拒絕被汙名化

在抗爭中,居民受到的壓力非常重,除了財產被侵奪之外,最嚴重的就是被汙名化,而唯有透過行政聽證才能夠洗刷大家的冤屈,所以這也是居民一致要求辦行政聽證的原因。

陳致曉說,「很多居民年紀都很大,他們也很擔心,被迫遷不知道怎麼活下去。然而外界對自救會卻有許多誤解,許多人認為我們是反進步,以為我們是愛錢,不少壓力是不要我們抗爭,不要我們傷害民進黨。但我們居民希望能把真相講清楚,而且我們反對鐵路東移造成的擴大徵收,並沒有反對鐵路地下化。我也會跟居民說,今天我們的抗爭,不只是為了你們的家園,這個抗爭是為了整個台灣的老百姓,我們能堅持下去,給政客一個教訓。」

保障人權與私人利益一線之差

陳致曉提到在大埔案發生後,賴清德曾拜訪過他們家,但家人卻遭到市長恐嚇。「我講一個小故事:提到大埔案,賴清德在兩年前的端午節就曾經到我家去恐嚇我媽媽。他說:『你看,抗爭是不會成功的,張藥房拆了、人死了,你們家要變成這樣嗎?』」

製作單位就此段指控向台南市政府求證,新聞及國際關係處長許淑芬回應:

去年端午節,賴市長和陳秘書長去陳府賀節,陳助理教授在家,邀請二人進入府內,大家相談約30分鐘,過程平和,無任何不快。閒聊中談到苗栗大埔事件,市長提醒苗栗大埔事件的抗爭,最後造成張藥房死亡的不幸事件,並不算成功;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和苗栗大埔開發工業區不同,大家應該好好溝通。市長並希望,若一定要抗爭,也請陳助理教授不要把年老的父母及其他長輩推到第一缐,市長擔心老人家承擔不起過多的壓力,會像張藥房一樣得憂鬱症,而發生不幸事情。因此,市長是以醫療專業提醒大家,希望避免不幸事件,不料卻被陳助理教授刻意扭曲為威脅。

在許多政府徵收土地案中,很多人會認為這些釘子戶是想換取更高的補償,在維護自己的權利的同時,常會被認為是要換取更高的私人利益。在沒有真相,便難以判斷是非的狀況下,陳致曉才會堅持要有行政聽證。他認為民主社會裡,最大的公共利益就是保障每個人的基本人權。陳致曉也說,他在大埔案發生時,發現賴清德跟他在外界所顯現的形象完全不一樣,因此他自己對於南鐵反迫遷運動設定了另一個目標,「如果能把賴清德的真相揭露出來,也是這個運動的成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