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沒來到都市前,我們過著簡單的生活。生活方式很單純,要吃什麼隨手可得。做農、捕魚、採野菜,都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上天給了我們天然的冰箱──花蓮有中央山脈、台東有太平洋,我們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對未來充滿樂觀,因為我們相信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吃多少拿多少,只要環境保存完好,不用害怕生活過不下去。然而,時代的變遷迫使我們來到都市生活。
Fayan (右) 在三鶯部落重建動工典禮唱歌。( 張榮隆攝 )
來到都市的阿美族人,大部分都是板模工人,幫大家蓋樓房、幫政府做建設。很多人並不了解,都市生活對於原住民的生活型態,是多麼巨大的衝擊。初到城市的我們,不僅難以適應北部的生活壓力,長期被視為二等公民的勞動條件與歧視,更是我們在調整步伐、努力學習漢人生活文化過程中,難以磨滅的傷痕。
如何在都市裡生活下來,代價就是必須要改變自己。原鄉過去所擁有的傳統,在都市裡難以適用,而所謂的文化也就在學習融入都市的過程中,慢慢被遺忘。記憶裡曾經崇高的價值、長輩留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會不會就在我們這一代消失?我們害怕,所以開始尋找,如何讓家鄉的記憶在都市裡被找回。
於是多年前,我們開始抗爭,開始為了一塊可以大聲說出母語的地方而抗爭。在這裡,工作之餘可以和族人一起捕魚、到山上採拾野菜、三不五時族人們每家每戶出幾道菜,大家席地而坐談天說地,彷彿回到了故鄉。這個地方就是「三鶯部落」──在這裡,我們可以繼續傳承阿美族的文化。身為原住民,我們不希望只留下自己匆匆離開的腳印,而是應該想盡辦法,讓我們的下一代找回那即將消失的語言,以及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
節制、永續、隨性、分享、大自然、朋友……,才是我們原住民認定的財富。
原住民的歷史很長,如何喚醒台灣社會對原住民處境與文化的重視,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而三鶯部落今天的重建,更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前方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工作,我們只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參與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將來,如果大家不嫌棄,我們願意一起跟其他同胞,為了台灣社會的進步而努力。
現在,容我請大家放鬆心情,一同參與三鶯部落家屋的動工典禮,見證我們期待許多的一刻。而我也在此代表三鶯部落,謝謝所有到場,以及一路走挺身而出的夥伴。有了你們,我們才能跨出這一步;將來,我們也會帶著你的們的祝福,勇敢面對往後的每一個挑戰。
謝謝各位。三鶯部落永遠歡迎大家,不分原漢,有空,到三鶯部落走走。
本文作者 Fayan,三鶯部落頭目,漢名陳美蘭。
本文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延伸閱讀 :河岸阿美
.2009.11.20 河岸阿美~撒烏瓦知部落
.2012.12.19 河岸阿美反迫遷事件懶人包
相關報導:三鶯部落反迫遷抗爭相關報導列表
.2008.3.18 三鶯、溪州部落陳情 反對易地重建
.2008.8.4 不要隆恩埔
.2008.8.4 原點
.2010.12.16 朱立倫:三鶯部落是否拆遷待評估
.2012.11.11 三鶯部落住戶修屋 抗議限期拆除
.2015.1.20 遭強拆抗爭6年 三鶯部落重建有望
.2016 .6.27 三峽原住民生活園區 三鶯部落自力造屋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