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土地環境居住權 華光社區

聲援華光擋拆 五被告遭判妨害公務定讞

華光社區 2016.06.15
王祥維 吳東牧/台北報導

三年前聲援台北華光社區居民反迫遷、吃上妨害公務官司的五名青年,今天被高等法院各判處拘役五十日定讞。五人與聲援者在法院門口引燃包覆鞭炮的「集遊保障碑」道具,表達對判決結果的失望,也質疑蔡英文政府說要保障集會遊行自由的誠意。

高等法院是在今天上午十點宣判,維持一審判決結果。五名被告包括張志綸、古振輝、潘承佑、林靖豪、郭冠均,昨天傍晚和聲援者從二二八公園遊行前往高院夜宿。遊行路線經過《集遊法》禁制區總統府前時,不忘突顯現行和立院修正草案中《集遊法》禁制區規定之荒謬,遊行隊伍特別停留約半小時,遭警方二度舉牌警告。今天獲知判決結果後,他們特別在門口引燃鞭炮,諷刺法院和新政府。

林靖豪表示,在本案中五人都沒有妨害公務構成要件的強暴脅迫行為,卻仍遭判決有罪:「法院花了三年時間進行訴訟,卻仍然無法保障人民的集會遊行、抗爭的自由。」林靖豪批評,目前《集會遊行保障法》修法草案仍保存禁制區、強制排除等規定,他呼籲民進黨政府應保障集會遊行自由。

郭冠均則再次強調,妨害公務罪已經取代集遊法,成為打壓陳抗的工具,華光五人在大選前多次向民進黨陳情:「但民進黨對此一直不願回應,甚至在五二零當天上演民主進行曲。但是不好意思,昨天的遊行、今天的宣判都讓我們看到台灣的民主有一道底線,就是《刑法》的打壓!民主的進行曲到底走到哪裡了?」

去年12月,社運人士王鐘銘也因為另一起聲援華光迫遷戶的陳抗事件,遭高院判刑三個月。王鐘銘拒絕易科罰金,入監服刑。今天被告古振輝、張志綸、潘承佑、郭冠均、林靖豪五人,尚未決定是否拒繳罰金,入獄表達抗議。但強調仍會進行抗爭,捍衛百分之百的集會遊行自由。

本案辯論時,律師高涌誠指出,根據大法官釋字570號解釋,警察命令須有法律授權或接受司法審查,本案的書面要件只有法務部要在4月24日進行拆除,向法院申請「二名員警協助」,但大安分局在前一天晚上就動員了一、兩百名員警到場。且勘驗光碟中,現場民眾有針對警察命令,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9條提出異議,但警方並未依法回應。

2013年4月23日晚間,林靖豪、郭冠均、潘承佑、古振輝、張志綸等人,參加聲援翌日將遭拆除的金華街住戶惜別晚會,發現警方無預警提前封街,阻隔住戶與民眾進出。警民於深夜與第二天發生推擠,包括五人在內,共有八人遭警方依妨害公務等罪名移送,另三人向檢方認罪獲得緩起訴。

檢方起訴指控林靖豪,在當天深夜持麥克風,請民眾聚集到圍籬前,並高喊「反迫遷」等口號,郭冠均等其他被告則分別「受煽惑」拉扯、翻越或推倒圍籬進入「管制區」造成員警受傷。檢方說此舉「已經超越國家與兩公約對言論自由維護之最大限度範圍」,對被告具體求處有期徒刑三個月。

多位法學者對於本案與近年來多起民眾陳抗事件,遭警方依妨害公務罪移送法辦一事,表示不予苟同。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