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專欄】合作專欄 【看見】

【看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工作倍受欺

【看見】 2018.10.03
文/黃隆予

N打電話向1955申訴時,1955承辦人問:「你不是之前才申訴過,轉到新的雇主那邊後,現在又要申訴了?」N無奈地說:「如果雇主按照法律給付薪資、加班費,我現在怎麼會需要申訴呢?」原來去年十一月轉去的新工作,並不是能賺錢的嶄新機會,而是被老闆剝削的夢魘。

每月加班時數破百 只領到基本工資

N的銀行帳戶,幾乎每個月都僅領到基本工資。老闆從未提供薪資明細,僅有銀行匯款紀錄。
N與C所在的是製造冰塊的冷凍食品工廠,工作包含搬移、切割、分裝冰塊以及卸貨。他們每天清晨四點多至五點多上工,七點多休息20分鐘吃早餐,之後持續工作至中午十二點,中午用餐休息至下午兩點,兩點後上工至傍晚五、六點,每天都有加班,且每個月只被允許放一天假。

整個月的加班時數,隨便都是一百小時起跳。但如此賣命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兩人每個月幾乎領不到任何一毛加班費,只有老闆心情好的時候,會在月薪加個幾千元,但這仍遠遠低於他們實際應領的加班費。

2011-2014年間,C就在這家工廠工作,返家兩年後,2016年再度來台,又回到這裡。因為不懂台灣的《勞基法》,於是一直以來,C都只能隱忍老闆不公的對待。在N去年到職前,C才終於找到能一起討論、向外求助的菲律賓同事。

缺乏明細偽造紀錄 老闆反說勞工作假?!

老闆說:「打卡是勞工忘記打,所以才會幫忙打卡。」八月整個月份兩人都忘記打卡,而老闆「幫忙」打卡的時間都一模一樣?
第一次協調會中,雇主沒有提供任何薪資單及打卡紀錄。在勞工局承辦人員的詢問之下,雇主大言不慚地說:「我都用銀行匯款,有存簿紀錄證明。打卡是勞工忘記打,所以才會幫忙打卡。加班也不可能這麼多啦,因為這個行業很特殊、有淡旺季。」協調會結束後,勞工向我抱怨雇主說謊:「如果淡季沒有工作,為什麼一個月還是只讓我們放一天假?」

在沒有薪資明細與打卡紀錄的情況下,第二次的協調會上我們提出依照勞方紀錄的上下班時間計算加班費,N與C被老闆積欠的加班費分別高達十六萬與三十多萬,兩人的加班費平均下來,每個月都超過一萬元。

老闆看到我們的計算,又開始強調:「他們來工作時也有告知淡季不會有這麼多加班,一天只要工作兩個小時,他們也同意拿旺季的加班來抵,我一看這個計算就知道是勞工作假啦,尤其是N,這個勞工真的很壞,品行不好,還帶壞C,如果那麼多加班,C怎麼還會回來這邊工作?」

其實打卡造假、不給加班費的情況本外勞都會遇到,這是雇主降低成本、賺取利潤的常見手段。然而,移工在沒有同國籍同事、不熟悉語言及法令、焦急於賺錢寄回家支撐經濟、被仲介把持工作機會、被仲介費用綑綁的情況下,成為雇主眼中,比本勞更好榨取利潤的對象。

「為什麼台灣雇主要這樣對我們?」

N與C上工(圖左)及下工(圖右)的第一件事便是拍下工廠監視器顯示的時間,自己作打卡紀錄。
協調會最終談成了一定的金額,其實老闆清楚知道自己違法、理虧,但還是仗著移工若要走司法程序討回加班費是曠日廢時的,於是硬生生砍了一半以上的加班費。最後N與C也只得接受,並祈禱下次碰上好工作、好雇主。

離開勞工局之後,N問我:「為什麼台灣的雇主要這樣對我們?是因為我們是外國人嗎?」

一時之間語塞,不知如何回答。

● 本文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WA) 成員。
● 【看見】專欄,看見在台移工的喜怒哀樂。
● 本文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