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勞工移工 移工職安

【看見】洋仔厝溪旁的外勞

移工職安 2018.10.20
文/王基瑋

A君的工廠在彰化北鹿港的頂番婆,旁邊有一條大圳,名叫洋仔厝溪。

頂番婆在幾年前的台灣躍上了新聞版面,原因是四周的工廠排放電鍍廢水至洋仔厝溪,而隨著水路,這些被汙染的溪水又排進了農田,造成大量作物被檢驗出重金屬超標,頓時人心惶惶。檢調與環保單位大動作搜索電鍍工廠,挖出一條條錯縱複雜的偷排暗管,並以此為據,起訴數名業者。

頂番婆的電鍍業從日治時期便開始發展,逐漸成為一個工業聚落,有數百家電鍍廠位居於此。然而它們也是農地上的違章工廠,並且因與農田錯落,造成工業廢水與農業、民生用水混雜汙染。「聽說有些廠會直接把電鍍廢水倒到馬桶,或是偷偷排到附近小溪(洋仔厝溪)。」

A君說。他跟附近的移工幾次飲用附近抽取出的地下水,也都覺得水好像不太對勁,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後來也就不敢再喝。

台灣移工聯盟因敬鵬大火案,至勞動部訴求廠住分離。(攝影:張榮隆)
說起汙染,A君是非常有感覺的。

A君的主要工作是將電鍍過的金屬製品放在掛勾上,再讓掛勾把金屬製品浸入化學藥劑裡電鍍。工作現場時常需補充電鍍水,「把電鍍水從原料桶拿出來時,那個味道非常重,即便戴口罩,還是會感到胸口悶、不舒服。倒出來時不只味道重,也要慢慢倒,不然會整個像噴火一樣噴出來。」A君說。

除此之外,工作裡的粉塵飛到皮膚也會癢。剛來到這個工廠時,A君還得把手伸進電鍍水裡,每次做完手都會嚴重過敏、發癢,非常不舒服,幾乎每周都要去看醫生。而這些工作,即便有口罩、手套等基礎防護措施,但仍十分不足,或是因怕於成品上留下痕跡、不好操作等因素,而不太能配戴。

如同A君的產業類移工至今約44萬人,集中於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汙染經常在這群人的工廠裡散佈著。我們也遇過許多其他的案子,如因為金屬、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碎屑、粉塵,影響呼吸系統;又如回收、焚燒醫療廢棄物的工作,不只處於傳染風險中,更可能接觸到戴奧辛等有毒氣體等等。這些都未到法令上職業病、職業災害的標準,但對人體的傷害卻是不可輕忽的。

台灣移工聯盟為爭取非公民政治權,發起移工勞基法公投。(攝影:張榮隆)
這些產業所在的聚落、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等,更是各式汙染交雜排放的所在。而且因移工制度對於住宿的規範形同虛設,僅圖管理上的方便,因此他們通常就住在廠區附近,甚至與廠房同一棟。像A君的住宿地騎腳踏車到工廠就僅10分鐘路程而已,不管水、空氣還是各式可能的汙染,都與工廠高度重疊。

A君就說,宿舍的水有些時候聞起來也有著跟附近地下水一樣的怪味。除此之外,工廠內更遍布了各種危險因子,如易燃的原料、化學藥劑等,當廠住合一時,移工的生命將更加岌岌可危,正如近兩年發生的敬鵬、矽卡工廠的大火。

移工不管是工作還是住宿,都長期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頭,可說是承受台灣汙染危害最大宗的一群人。然而在相關討論裡,政府卻無視移工同樣受害的事實,不只未將他們的意見納入,更連最基本的環境知情權都近乎付之闕如。這種被排除在外的狀態,是台灣長期對待移工的方式,就如同今年初的勞基法修法,政府也毫無對移工的雙語說明。

這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移工無完整的政治權,包括集會遊行的部分限縮、無與自身相關政策的政治參與權等,因此政府對這群人沒有任何政治壓力,更不需要回應他們的訴求。

頂番婆附近的許多農田,都因重金屬汙染超標而被迫強制休耕,而附近不分本外國的住民亦承擔了多年來環境破壞的外部成本。在這種政府便宜行事地滿足資本需求,不斷犧牲環境、修惡勞動條件的當下,我們必須看見資源、權利劃分的背後,誰是真正的得利者與受害者,才能團結地走向更公平正義的未來。

● 本文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WA) 成員。
● 【看見】專欄,看見在台移工的喜怒哀樂。
● 本文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