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性別性別平等 LGBT

同志基督徒公投後自殺身亡 教友辦告別禮拜追思

LGBT 2018.12.23
施維長/台北報導

「Terry是一個不被接納的同志基督徒,他甚至是不被家人接納的兒子,因為他是同志。在他承受這麼多壓力、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後,連一個正式的告別禮拜都沒有。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為Terry舉辦告別追思禮拜,也紀念所有在這一段時間,因著台灣基督徒所帶領的迫害的風潮而離開的、無論是不是基督徒的同志朋友們,我們一起紀念他們,也獻上我們的致歉。」——主禮.陳思豪牧師

教會響徹著歡欣的耶誕歌曲,另一群基督徒則在一旁舉辦告別禮拜。主辦禮拜的「無名者基督教教友」成員柯啟安表示,這次活動的契機,源於一名同志基督徒Terry在公投後自殺離世。他們希望禮拜場地是與Terry生前曾有連結的地方,因此選在士林靈糧堂鄰近的小廣場。

「我們是跨教派的。」柯啟安說,「我相信在基督信仰中,我們是合一的,所以他不僅是靈糧堂的弟兄姊妹,也是我們的弟兄姊妹。我們有義務為他舉辦悼念儀式。」

(攝影/何宇軒)
司會李新元表示,他們原本打算進行一些活動表達對同志朋友的支持,但公投後陸續聽聞同志自殺的消息,Terry的故事也讓他們改變了計劃。他們成立「無名者治喪委員會」,希望藉由儀式安慰在公投中受傷的同志族群。

柯啟安與李新元說,Terry出身自靈糧堂教派的家庭,因其同志身份不為父母接受,高三便被斷絕經濟支援。他離開家鄉台南來到台北謀生,原以為能處於較為友善的環境,但事與願違,教會內部的反同氛圍依舊令人窘迫。愛家公投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公投的隔天,Terry結束了自己二十餘載的人生。

「他離開之後,父母直接將他的社群網站帳號關閉,也不讓朋友拜訪,甚至沒有為他舉辦告別式。這在基督教信仰裡,是極其不符合聖經教導的。」柯啟安說。

「我們不能再噤聲。」柯啟安認為,對壓迫視而不見,就是變項成為壓迫結構的一員。「像Terry的案例不會只有一個。很難過地必須承認,這樣的故事還會再看到。但我們希望在那之前,向這個社會說,有人這樣被壓迫,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李新元指出,耶穌基督就是被『公投』送上十字架的,而愛家公投是同樣的行徑。「為什麼我們要跳出來,因為我們的教會正在幹當初迫害耶穌基督的那群人一樣的事。」李新元曾在《風傳媒》的投書裡,以馬太福音中祭司長和長老煽動群眾選擇除滅耶穌的故事,比擬此次教會發動的三項反同公投。

受邀主禮告別式的陳思豪牧師,聖經節選擇了路加福音第十六章19-31節,這是財主與乞丐的故事。在故事中,身穿紫色袍與細麻布的財主天天奢華宴樂;而滿身瘡癆、名叫拉撒路的乞丐在財主家門口,想分得一點碎食充飢。在兩人過世之後,財主在陰間受苦,卻見拉撒路在亞伯拉罕懷中得到安慰。

陳思豪提問,財主看似沒犯大錯,為什麼會在陰間受苦?他解釋,這段經文的關鍵是「天天奢華宴樂」,財主既知享樂時有人正在受苦,卻還能天天奢華宴客,顯示其心冷漠。他將被剝奪權益的同志比擬為拉撒路,是同為受苦的邊緣人,最終將得神寬慰;而台灣的基督徒,明明眼見同志之中許多人因為權益缺乏保障而受苦,自己則享受既得利益,卻是帶頭欺壓同志,應當為此認罪悔改。

如果從耶穌講這個故事來看台灣的基督徒——包括我們,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我們就是那穿紫色外袍、我們是那穿細麻衣、我們是那天天奢華宴樂的人,我們是享有這個社會賦予我們大小權利的人,我們是享受很多資源的人。可是同一時候,當台灣的同性戀者,沒有辦法跟我們一樣有結婚的權利,當台灣的同性戀者被歧視的時候、他們被看輕的時候、他們被壓迫的時候,基督徒在做什麼?

很不幸在二零一零的年代,基督徒是率先來欺壓這些同志、這些LGBT的朋友們。我們甚至連那個財主都不如。那個財主只是很冷酷、很冷漠去漠視社會的邊緣人,可是台灣的基督徒不只是冷酷冷漠,甚至是帶頭去壓迫、去欺負邊緣人,這是我們台灣基督徒在這個時代,必須深深致歉,必須認罪、必須悔改的地方。

就在一週前,士林靈糧堂因其反同形象被左翼團體點名抗議,而這場禮拜因為事件主角Terry的教派背景,亦選在士林靈糧堂教會旁的小廣場舉行。不過作為一場追思禮拜,未如前週事件有具名公開互動,活動最後平和落幕。

「耶穌基督的福音是讓瞎眼的得看見,讓受綑綁的得釋放,讓被壓迫的得到自由。」李新元說,「今天同志就是確確實實的被壓迫者。我們要對被壓迫的人和同志基督徒說,耶穌愛你。我們基於自己是基督徒,希望將基督愛的福音傳給你們,被壓迫的人應該得到釋放,這是這個活動最重要的目的。」

(攝影/何宇軒)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