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少有一間系所將被關閉之時,能獲得如此關注與聲援。
世新大學在這個月初,經校務會議決議停招社會發展研究所,消息一出引發議論,政治人物、學者、社運組織、學生團體紛紛表達異議。為什麼一間系所停招會引起這麼多反彈?被質疑程序有問題的校務會議是怎麼回事?我們又為何該關注此事件?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世新社發所教授夏曉鵑,分享她的看法。
1月2日的校務會議上,作為社發所代表的夏曉鵑離席抗議。夏曉鵑當時表示該項停招已違背校內與教育部辦法,因此提出擱置動議,然而校方以舉手表決方式排除擱置動議,直接進入實質討論。在夏曉鵑離席後,學校做出決議,停招社發所。
夏曉鵑指出,依據學校的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辦法第四條,一間系所變動和增調應經系所討論與提出,這項規定是為了確保三級三審精神。雖然第五條有寫到必要時校方得主動調整,但她表示第五條是審議原則,不是審議程序,校方如今將這條擴張解讀,實質是架空了原本的多級審查機制。
世新大學校方在媒體上以「註冊率低、休退比例高、畢業時間長」等理由,直指社發所辦學不力,關閉有理。在一次宴請媒體的場合後,更出現社發所四年沒有畢業生的報導。夏曉鵑大表不滿。「我們這四年有三十一位畢業生,所以你說沒有人畢業這什麼意思?我們這三十一個學生是空氣嗎?我必須要提出,這根本是假新聞。」
夏曉鵑表示,學校刻意挑這兩年社發所註冊率來「說嘴」。社發所在這兩年確實註冊率較低,因此有在加強招生。但若回顧幾年,社發所在2015年才因滿招表現,被校方要求「增加錄取名額」。「他說我們(招生)非常得好,硬要我們增加,那個不是我們提的。」夏曉鵑說,當時他們考量學校也有招生壓力,經所上開會討論,認為多六人強人所難,最後同意增加三個名額。即使被增加名額,學校當年還會依程序先與所上討論,這次卻是直接突襲。「我們黃德北所長,他再三強調(事前)完全不知道(停招)這件事情。」
關注社會議題的人,對於在社發所任教的陳信行、陳政亮應不陌生。社發所強調實踐精神,學生作論文須要長期蹲點以深入議題。立法委員林淑芬、蔡培慧、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等人曾在社發所求學。和一般研究所不同的是,報考社發所的學生多為社會人士,加上論文產出耗費較多時間精力,學生常因個人生涯規劃選擇休退學,畢業時間也普遍比一般研究所來得長。這成為校方翦除社發所的理由之一。
除了在校園外頭的世界衝撞,世新大學校內也同樣是社發所的實踐場域。從過去的反高學費運動、到現今所上師生投入的高教工會,時常會有與學校經營團隊發生摩擦的情況。夏曉鵑以過去作比較,表示過往抗議學校調漲學費,時任校長的成嘉玲或許會心感不快,但學校並不會因此打壓師生。
她認為2014年(即世新現行經營團隊接任後)的破立報事件是關鍵,社發所被認定是在背後指使學生抗爭的調唆者,而後學生對學校、校董會的意見,許多帳也被算到社發所頭上。
校方在爭議性會議中通過社發所停招案,夏曉鵑估計董事會也會迅速通過,之後進到教育部這關。夏曉鵑認為這將是場社會角力的過程,而這個案子也不只是社發所個別的事,也是教育商品化下高教危機的展現。她期望教育部能嚴格審查,並在最終駁回校方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