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族群原住民族 傳統領域

【現場目擊】都蘭伐林木 部落惹爭議

傳統領域 2019.03.13
郭志榮/台東報導

都蘭部落後方近期大量砍伐林木,面積約4公頃,土地大面積裸露,引發水土保持疑慮,地方人士憂心大雨後,造成土石流。部落出面說明,林場是傳統領域,目前交回部落管理,部落相當注意水保問題,只是局部砍伐,清理緩坡農牧地,以利後續利用。

都蘭部落後方的林場,位於八里溪上游處,30年前永豐餘公司向退輔會租地,面積約有40公頃,長期種植尤加利樹、銀合歡等造紙樹種。但是該土地位於都蘭部落傳統領域,最近政府計畫交由部落管理,部落為後續利用,進行林木砍伐,面積約4公頃。

但是砍伐行動引發環保疑慮,一位地方人士表示,居住在林場下方,看著上方林木砍伐,露出大面積土地,都是黃土,一旦雨季來臨,讓人憂心黃泥、土石流,順流而下。而且砍伐區位於八里溪上游,泥沙一旦大量入海,也可能造成覆蓋,影響海域珊瑚生態。

他指出,東部一直有開發案,破壞青綠山林,國人都相當反對,現今卻是部落自行砍樹,讓他感到錯愕。他們居住在當地,喜歡部落環境,但是因為外地人身份,實在也難以建議,希望公開消息,讓大家一起關心協助。

部落族人:砍伐人工林 外界有誤會

部落在砍伐現場貼出告示,指出林地收回部落管理。
台東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會長蔡政良教授是都蘭族人,他表示部落砍樹引發疑慮,外界有所誤會。當地是人工林場,永豐餘原本去年計畫砍樹收成,但是位於部落後方,擔心引起爭議,曾來部落溝通,部落會議也同意部分砍伐。最後永豐餘放棄砍伐,將林木捐贈部落,部落才自行雇工砍伐。

砍伐現場張貼砍伐許可與告示,說明幾年來部落追求返還傳統領域議題,林場位於都蘭部落傳統領域之中,經過政府協調,退輔會計畫將林場,交由部落經營管理。但是土地上面的林木不砍除,部落無法經營使用,以及展開後續種植刺桐、血籐等傳統植物,因此由部落阿美斯文化協進會協會承接,進行林木砍除計畫。

蔡政良強調,知道砍伐林木會引發爭議,但是這些都是人工營林,並非自然林。尤加利樹一直有大量吸水,造成土地乾歇的問題,銀合歡繁殖力強,種子四處飄散,擴張到周圍土地,都是不能不處理。所以部落先針對4公頃較平緩的農牧用地,合法申請砍伐許可,委託木材行進行砍伐,以利後續利用。至於較陡山坡地上林業用地的樹種,暫時先不處理,來保護土地環境。

傳統上,部落會興建壘石駁崁,進行水土保護。
面對部落伐林的爭議,台灣生態學會楊國禎教授表示,林場林木原本就是可收成林木,部落砍伐後,收回經營利用也是合理。問題出在水保工作的進行,是否能夠恢復傳統的石砌駁崁,或是設置埤塘、滯洪池,防範水土流失或是土石流,甚至可以規劃分段砍伐,砍一塊,種一塊,不必一次過大面積砍伐。

他指出,部落伐林惹爭議,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該發出砍伐許可後,就不去協助,因為水保工程有其專業,還是需要政府監管與幫忙。特別是,都蘭林場是部落傳統領域,交回部落經營,具有相當正面意義。政府應該協助部落,作為自主管理的示範,展示部落與土地共生的智慧,以及未來在種植樹種與土地經營上,開創出不一樣的營林觀念。

行政院東部辦公室前副執行長李旭寧表示,早期設立伐木林場有其歷史背景,現今移除外來種,砍伐是必要手段,未來才能進行復育。砍伐後首重復育,政府已經提出復育計畫,並由花東基金,以及林務局、原民會編列預算,進行復育工作,恢復原有自然地力。

都蘭林場回歸部落管理,開創傳統領域返還部落自主管理的模式,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前往致賀並期許。但是現今林木伐除引發風波,也讓人思考在林地長期收歸國有下,土地返還管理後,部落如何運用,以及清理林場的問題。

砍伐林木後裸露土地,引發生態與水保疑慮。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