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大觀社區的反迫遷抗爭,在週四(3/14)苦行結束、晚間與退輔會漏夜協商後,昨天(3/15)凌晨無奈做出協議,宣告落幕。對居民來說,這是為避免負債不得不做出的抉擇,但大觀社區的歷史脈絡仍必須清楚交代,以免不明不白走上流離之路。
大觀迫遷案近日因強拆告急,再度引發社會關注。外界最關心是否有可能「停拆」與「原地安置」,但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日前公開表示,僅能「有條件接受緩拆」,若居民同意拆遷也不會再追討不當得利。
李文忠當時對外說明的5點相關措施包括:
經過前天晚間到昨日凌晨的漏夜協商,大體上以李文忠上述五點措施為基礎,略作增修,雙方達成以下六點協議:
雖是雙方的「協議」,自救會成員唐佐欣表示,居民承受不當得利與強制執行費的壓力,不得不簽。居民許林玉聰也表示,實在不甘看學生再受苦,才接受協議。
居民黃婉妮也強調,抗爭到最後一刻,癥結在於政府不承認居民合法居住眷舍、合法購賣房子的事實,對地上物全無補償,以不當得利與強制執行費脅迫。不接受,就要負債,居民承受不起,也累了。但接受10萬搬離的條件,未來依然不知要去那裡。
先前退輔會官員說,「大觀居民先違法佔用國土50年,50年來沒有人繳過一毛錢,如果還可以現地安置,大家能接受這樣的公平正義嗎?」對居民來說,那是不了解當地歷史脈絡、也踩痛居民的抹黑。即便原地安置已不可求,仍必須加以反駁。
除了城鄉移民,大觀還住著當初在市場做生意的第二、第三代。46歲的居民周湘萍表示,父親從軍中退休後,透過招商到婦聯一村附屬市場賣紅豆湯,全家一住就是50餘年,雖然父親前幾年已過世,但她的兩位哥哥、年邁母親和先生女兒都還住在一起。
迫遷事件發生後,周湘萍辭掉工作全心為自救會服務,就連她的六年級女兒陳慧泉也積極參與抗爭。周湘萍說,大觀是很多弱勢族群唯一的家,他們要的真的不多,只希望能原地續住、有尊嚴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