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情境下詢問民眾對同一案件刑度的看法,結果落差甚大。
台灣廢死聯盟及英國公益團體「死刑專案」,今天為兩份台灣本土死刑相關實證報告的出版舉行記者會,指出一些案件判處死刑的證據並非鐵證如山,且民眾對於死刑議題的知識匱乏,政府卻以遭誇大的民意支持率為死刑存廢政策依歸,有待商榷。
《廢除死刑正反意見:台灣實證》及《鐵證並不如山:台灣死刑案件判決報告》分別研究台灣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的死刑民調,以及2006-2015年的62件死刑案件。研究的重要發現包括:
● 即使確知有無辜者因為誤判而被執行死刑,仍有77%的受訪者贊同維持死刑。
● 在不知道可能錯殺無辜的情況下,有32%的民眾強烈反對廢除死刑;但了解錯殺無辜風險之後,僅6%受訪者強烈反對廢除死刑。
● 有六分之一的死刑判決罪證不足。
● 有一半以上的死刑判決不符合人權公約所稱「情節最嚴重之罪行」此一判死刑前提。
不信任司法卻支持死刑? 雷紹爾指民意遭過度誇大
「死刑專案」共同執行長雷紹爾 (右) 認為台灣的死刑支持民意遭過度誇大。
「死刑專案」共同執行長 Saul Lehrfreund 雷紹爾律師表示,「民意支持死刑」必須以死刑制度公平、不錯殺無辜為前提,但根據這兩份調查,這樣的前提並不存在於台灣。除了死刑民意存在細緻的差異,在司法判決信任度低、死刑民意支持率高的結果也顯得不合理,不該拿來當成死刑廢除或執行與否的決策依據。況且許多死刑定讞案件存在重大瑕疵。
《廢除死刑正反意見:台灣實證》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69%對司法判決不具信心,54%質疑死刑判決的公正性,73%認為可能錯殺無辜,65%確信死刑冤案存在。在受訪者確知曾錯殺無辜的前提下,反對廢死的比率雖仍高達77%,但其中「強烈反對」的比率卻從32%降至6%。
《鐵證並不如山》分析2006-2015這10年共62件死刑定讞判決,報告結果暴露出台灣刑事司法體系的各式各樣瑕疵。其中10案有嚴重瑕疵、12案沒有確證直接故意殺人。許多案件顯示當事人在警方羈押時受到刑求,但即使後來警察受監察院懲處,法庭上仍沒有處理刑求證據。
雷紹爾也指出,民意導致台灣政府在死刑政策上進退兩難,思考廢除死刑會不會削弱民眾信任及民主合法性。但其實民意有更為細緻的差異面貌,而民意對於死刑的支持度,其實是被過度誇大。
他也特別指出一項令他相當驚訝的調查結果:78%受訪民眾認為,條件相同的案件,窮人比有錢的人更容易被判死刑。
民意強烈反對廢除死刑? 問法不同結果不同
曾經擔任廢死聯盟召集人,也是《廢除死刑正反意見:台灣實證》調查主持人的瞿海源表示:推動廢除死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政治人物會說「民意反對廢除死刑」。例如,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一度同意暫時停止死刑執行,但卻要求廢死聯盟幫忙扭轉民意;馬英九總統任內,也說政府長遠的目標是廢除死刑、但短期內基於民意不得不執行。
「民意是什麼?」瞿海源質疑,政治人物拿民意作為廢死與否的最大依據,但深入了解民意就會發現相當複雜。如果用簡單問句問,多數人會馬上說支持死刑;但問問題的順序與情境不同,卻會得到不同結果。
他解釋,回答民意調查時大家很直覺,多熟悉一些資訊,讓對方多想一下,會有人改變態度。
瞿海源說,這些結果都顯示,支持死刑的程度與犯罪的客觀環境因素連動。其他狀況諸如有「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等替代方案,死刑支持度也會降低。
瞿海源認為,上述民調結果顯示,政府應以更深層、複雜的民意來做死刑執行及廢除與否的政策決策,而不是簡單靠「大多數人支持死刑」的數字。
提供資訊有助論辯 民間跑在政府前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 (左一) 表示,出版這兩份研究報告,是希望對民眾提供更多資訊,在這個基礎之下重新討論與判斷死刑存廢。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但很遺憾現在是民間跑在前頭。
林欣怡也轉達《鐵證並不如山》的原始研究論文作者張娟芬的意見,認為大多數人對死刑制度的資訊多半來自媒體聳動標題,以為死刑犯一定是罪證確鑿。但她在2016年的研究就列出十個嚴重瑕疵的死刑判決,其中台中的鄭性澤案已經透過再審重獲清白,台南的謝志宏案也於日前開啟再審。
英國駐台辦處代表唐凱琳 (左三) 出席表示,兩年前她上任時,很多人告訴她台灣民意強烈反對廢除死刑,執政者以此做為無法廢除死刑的依據。但她說,半世紀前英國的廢死反對者也以民意作為反對廢死的理由,但如今死刑早已不是英國人的選項。辯論廢死與否的雙方都是想為社會找到最好的出路,目前台灣對於死刑存廢的討論還過於簡化,這兩份報告可提供論辯雙方許多清楚、立論充分的資訊。
《廢除死刑正反意見:台灣實證》原本為2013-2014年由中研院調研中心執行的「台灣民眾對死刑的態度與相關價值調查」,今年由英國牛津大學犯罪學名譽教授 Roger Hood 參與編校後出版。《鐵證並不如山:台灣死刑案件判決報告》由牛津大學犯罪學中心教授 Caroiyn Hoyle 延伸自廢死聯盟理事張娟芬2017年博士論文。
兩份報告的出版皆由台灣廢死聯盟與英國「死刑專案」協力完成。主要經費由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