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土地環境生態保育 環境

美麗灣拚翻轉? 環團堅持恢復自然海岸

環境 2019.06.22
郭志榮/台東報導

台東美麗灣飯店二度撤銷環評後,進入停工狀態,業者接續提出仲裁案,要求台東縣政府賠償12億元,結果預計八月出爐,台東縣政府21日舉辦「美麗灣開發案的未來」公民論壇,討論可能因應的方式。縣府評估重做環評與接手經營的可能,但是環境團體堅持,還給台東一個自然海岸。

論壇在台東縣政府大禮堂舉行,邀請台東副縣長張志明、富山護魚志工陳世岳、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台東大學教授柯志昌上台主談。反反反美麗灣聯盟先行召開記者會,聯盟成員達卡鬧表示,美麗灣開發案如果第三度補作環評,一評再評,如同藐視法制,讓台東人顏面盡失。再者,台東縣政府應該在停工後進行調查,提出資料,論壇才有依據,不會淪於空談。

台東縣政府舉辦公民論壇,探討美麗灣開發案未來。
論壇開始,由台東縣副縣長張志明說明縣府態度。他表示,假設仲裁裁決,台東縣政府必須要價購,首先就是財源的籌措,可以透過處分縣有土地,借貸來解決。其次買回來後如何處理,一個是一公頃以下低度利用,一個是如果全面利用,必須再重做環評。

富山護魚志工陳世岳指出,從過去監督開發,到後來期待業者開發,提供地方居民有工作機會,到現今停工後討論未來,希望朝再利用方向思考,因為拆除會造成污染,破壞環境,所以反對拆除。而且拆除又是一筆費用,在縣府賠款之後,不希望縣府再多花拆除費用。

台東大學教授柯志昌以過去德國柏林圍牆拆除為例,表示拆除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社會反思,對比美麗灣開發引發社會高度爭議,成為環境教育的指標案例,希望未來拆除美麗灣可以透過更多公民參與來凝聚共識,結合藝術家、地方居民,將拆除變成有意義的活動。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發言表示,過去在這個大禮堂進行環評,他和台下許多環保人士都是被警察抬出去。(PNN資料照片)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一開始發言,就感傷過去同樣在這個大禮堂,環評審議美麗灣開發案,他和台下許多環保人士都是被警察抬出去,現今重回這個空間,討論美麗灣開發案未來,認為過去種種錯誤,造成今日結果。

他強調,美麗灣飯店是被二度撤銷環評的開發案,現今再討論再利用,都是違反法律判決廢除環評,再進行第三次環評,又是重蹈開發後再環評的老問題。假設縣府要營運,也要提出修繕費用,以及未來營運費用,以及環境破壞報告,讓討論有個基礎資料。台東縣政府可以不談拆除,而是該談如何還給杉原灣一個本來的自然面貌,避免爭議持續,有損縣府新執政團隊的形象。

反反反美麗灣聯盟成員林淑玲表示,目前仲裁訴訟還在進行中,開發業者看來已經放棄經營美麗灣飯店,只想在仲裁案獲得賠償。但是根據資料,業者過去向銀行借貸6億開發,如今提出12億賠償,變成犯錯還能賺大錢。

林淑玲強調,業者違法開發,有錯在先,不能以「信賴保護原則」指控縣府通過許可,最後卻無法開發讓業者損失。縣府新團隊必須捍衛權益,反駁業者說法,持續打贏官司,一旦仲裁賠償,縣府消極接受,如同讓台東每位縣民都要支出5000多元,賠償美麗灣業者。

美麗灣開發過去引發社會抗議。(PNN資料照片)

贊成開發的台東縣民邱先生則表示,美麗灣開發案有6公頃,依法0.99公頃不用環評,只要拆除多出部分,回復原來申請建照,就能營運。他認為,台灣快被環評搞死,大家都快賺不到錢還在環評,「美麗灣生米已經煮成飯,我們就要來吃!」

論壇中,美麗灣開發業者無人出席發言。縣府表示,業者婉拒邀請,等待仲裁。台東縣長饒慶鈴全程在台下聆聽。過去她曾經表示,如果縣政府敗訴,將造成龐大財務負擔,最好的仲裁結果是由業者繼續營運。但是今日召開論壇,她強調收集各方意見,作為未來施政的參考,希望有合適的解決方案。

美麗灣開發案延燒十多年,歷經台東三任縣長,現今在二度撤銷環評後,全面停工進入閒置,關心杉原灣的團體,並未隨著美麗灣開發案停工而減少關心。昨天再開論壇,吸引近百位環保團體與民眾參與。

關心杉原灣的團體召開記者會,反對美麗灣再營運,應該全面拆除。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