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抗爭 和理非非?
香港雨傘革命
2014.01.25
整理/林玲瑩 邱彥瑜【台港公民社運論壇 系列4】
群眾運動非得導向警民衝突、流血事件?早期港台社運抗爭,在極權政府的壓制下,以衝撞體制為目的,不排除使用暴力,近年來香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喊出「和理非非」口號,指的是「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也促成社運團體思考,暴力抗爭手段之必要與使用時機。
抗爭者的弱勢處境、抗爭活動訴求與社運團體的判斷,導致港台社會運動採取不同抗爭手段。非暴力抗爭是手段還是原則?暴力能否遂行於所有運動?會中也出現不同討論。
主題四│和理非非:非暴力原則與爭議
主持人: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引言人:陶君行、李卓人、毛振飛、林樂昕、柳林瑋
陶君行(華人民主書院校長)
陶君行:抗爭要站在道德高度上,否則會淪為別人眼中的群眾鬥毆。
在經濟掛帥的社會脈絡下,陶君行認為,香港人對抗爭趨於保守,「和理非非」對港人而言,不是暴力或非暴力、而是抗爭與不抗爭的問題,非暴力抗爭提供香港社運圈一個契機,集結民眾共識的最大公因數。
他以1967年香港暴動為例,一開始和平進行,警察鎮壓後,抗爭者開始施放土製炸彈反抗,波及無辜傷亡,成為香港歷史共同創傷。而香港社會經濟掛帥,也讓人傾向將社會問題個人化;但台灣、南韓的抗爭者則用集體方法改變問題。陶君行說明,直到1997年回歸中國,社會民生議題浮現,香港人才開始思考抗爭議題。
傳統的抗爭手法由上而下,領導者與群眾界線分明,也常被詬病沒有創意,陶君行對此提出思考─擁武抗爭可行嗎?他舉例,2003年七一遊行,50萬人上街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過程和平理性,最後促成該法條停止立法,顯示非暴力抗爭手段可行。
李卓人(香港職工會聯盟秘書長)
李卓人從抗爭成效看非暴力抗爭的優勢。首先要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其二,以人海戰術對政權施壓。
李卓人延伸陶君行的論點,從抗爭成效看非暴力抗爭的優勢。首先要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其二,以人海戰術對政權施壓。而變化抗爭手段,也提升民心對行動的底限,從制式的上街喊口號,到去海邊抗議、衝拒馬、罷工遊行。
但他認為,非暴力抗爭必須拿捏尺度,警民之間有互不侵犯的共識。李卓人舉例,香港碼頭工人每天罷工遊行,通常都沒申請,所以天天都是非法,但遊行保持在不衝撞警察的前提下,也就能獲得警察默許。
李卓人強調,抗爭要旨在道德高度的原則下感動群眾,即使臥軌也不無不可。
有些行動如果你幫他做,雖然參與人數不多,其實市民心中是認同的,因為他們不敢做,你幫他們表達憤怒。 毛振飛:抗爭的真正命題,是弱勢者做什麼才可以自保。對無從選擇的弱勢者要求和平、理性、非暴力,是否也是一種暴力?
非暴力抗爭可視為手段,但目前在台灣定義模糊,社運的抗爭路線仍擺盪在非理性與理性、暴力與非暴力的兩端,目的決定抗爭手段。毛振飛指出,關廠工人曾多次採取和平抗爭手段,但卻遭到執法者的暴力對待。像是2012年12月30日工人佔領總統官邸,警察卻把死結的繩子套在他們脖子上。
而和平理性或可一試,但當弱勢者無從選擇,只能使用暴力。毛振飛感嘆,16年的抗爭長路中,許多當年參與的工人紛紛離世,已等不及迎接成果。
毛振飛也認為,除了引導抗爭方走向非暴力,社會對於抗爭的包容度也能被教育。16年前關廠工人臥軌,社會普遍不諒解,卻促成台灣失業給付跟大量解雇保險法;16年後再度臥軌,希望修改勞基法28條,這次抗爭雖然當場有人高喊壓過去,但群眾知道實情後態度改變,也反映在法庭上。毛振飛說明,300多件關廠工人案件,有170件是獲得法官同情,甚至轉為公法人的案子。
抗爭的真正命題,是弱勢者做什麼才可以保衛自己的權利。當無從選擇,對弱勢者要求「和平、理性、非暴力」,是否也是一種暴力?林樂昕(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林樂昕:我們要衝,但怎麼讓大家跟我們一起衝?非暴力不是道德、信仰,是讓更多人勇於跟我們一起行動。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林樂昕,則以8月18日「把國家還給人民」晚會為例,分享農陣最終將抗爭定調為「非暴力」訴求的心路歷程。
她回憶,2013年7月18日,苗栗縣長劉政鴻以「天賜良機」為由,拆除爭議中的大埔三戶,那天起社會群情激憤,社運團體在各地發起游擊戰,行政官員走到哪都被嗆聲、攻擊。農陣也在構思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但內部討論歧異,也嘗試如何帶給社會新思考。
討論到無解時,黃文雄(Peter)拋出非暴力概念帶來衝擊。林樂昕解釋,連一個曾經對蔣經國先生開槍的刺客都轉向非暴力,農運是否也該從這個方向思考?於是818晚會當日,農陣喊出「公民不服從」口號,雖然事後苦勞網孫窮理撰文質疑,「公民不服從」中的「公民」主體為何,但仍開啟社運抗爭的新思路。
經此一役,林樂昕如此詮釋非暴力抗爭:
我們要衝,但怎麼讓大家跟我們一起衝?非暴力不是道德、不是信仰,只是讓更多人勇於跟我們一起行動。柳林瑋(公民1985行動聯盟)
柳林瑋:軍審法獲得高度社會共識,但廢死、關廠等議題則否。並非每個活動都以人數為標竿,而是目的取向。
去(2013)年陸軍下士洪仲丘枉死軍中案,引發民情激憤,同年8月3日,公民1985行動聯盟策畫25萬白衫軍靜坐包圍凱道,這場由公民主導的活動,也催生政府《軍審法》修法草案。
聯盟成員柳林瑋受邀於會中分享經驗,他首先提及,洪案與前述議題不同,抗爭行動上以獲得民眾共鳴為最大共識,但也讓他們招致太過和平理性的批評。
跳脫抗爭者的身分,柳林瑋以大眾的角度觀察現今社運,他認為,在媒體版面的競逐下,台灣社運趨向窄化,運動方式越來越激情,卻得不到中產階級的肯定。這促使1985聯盟嘗試串連更多大眾,他們以網路作為媒介,訴求和平理性,吸引學生、有當兵經驗、以及父母參與活動。
我們想把更多沒上街頭的人拉出來,他們阻礙街頭一次,他們就能知道,為什麼別人要阻礙街頭。所以大家看我們策略很溫柔、沒力量,但我覺得如果可以在一連串行動裡,促進別人思辨,我想是更重要的。問答:動員極大化是最高指導原則?
1970年在美國對蔣經國開槍的社會運動家黃文雄,在台灣農村陣線的內部討論中,提出非暴力抗爭的概念,為農陣帶來抗爭的新思考。
會中有人反問公民1985行動聯盟,社運都希望以動員最多人為目的,但先決在於議題的特性,像是如果倡議廢死、或關廠工人議題,在抗爭技術上又該如何調整?柳林瑋以同志議題為例回應,過去反同氣勢高漲,但去年九月多元成家在凱道上辦桌,邀請同志朋友與支持者前來設宴,就成功引起討論、扭轉風向,也是有創意的做法。柳林瑋強調,並非每個活動都以人數作為標竿,而是目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