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土地正義危機,台灣有土地徵收問題、也有都市更新爭議,像是大埔案、文林苑、華光社區等等,香港也有「香港新界鄉郊反徵地運動」、或是舊市區重建迫遷案。在全球資本主義造成的土地商品化下,台灣與香港的反土徵運動如何發展?各自挑戰為何?
由華人民主書院、台灣守護民主平台主辦的《台港公民社會運動研討會》第三場次,針對港台反土徵事件進行討論。本文摘錄會中發言摘要,詳細內容請點選文末完整影音。
主題三│土地正義:港台抗爭經驗交流
主持:葉寶琳(土地正義聯盟)
與談:
●朱凱迪(土地正義聯盟)
●許博任(台灣農村陣線)
●林淑玲(莿桐部落反美麗灣代表)
●胡家偉、張詩琪、陳裕詩(H15關注組)
●彭龍三(都更受害者聯盟會)
土地商品化的共同危機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許博任認為,關於農村的圈地議題,過往比較多談土地徵收制度或是政府財政的問題,但是很少碰觸台灣經濟發展碰到什麼問題,導致圈地情況嚴重?
土地商品化的趨勢,是港台共同面對的土地徵收問題。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許博任認為,關於農村的圈地議題,過往比較多談土地徵收制度或是政府財政的問題,但是很少碰觸台灣經濟發展究竟碰到什麼問題,才導致圈地情況嚴重。
他提出數據佐證:台灣房貸跟建築貸款佔GDP比例達六成,房貸跟金融貸款為七兆台幣,而近十年產業獲利率下降20%、但房價指數上漲50%。
許博任解釋,實體經濟上,原本的產業獲利越來越難,但房地產獲利越來越高,導致資本家把資金大量移轉到房地產投資上,而不願投入在本業生產。他舉例,在台中,幾個跟政府合作的市地重劃的企業都是製造業。其中,寶成工業原本是NIKE代工廠。
全球資本主義潮降低利潤發展,並非台灣特例。許博任提醒,像台商「鮭魚返鄉」,資金流入房地產、股票市場,也造成新一波土地投機的氾濫。
土徵受害者:香港佃農、台灣地主
朱凱迪:受徵地影響的人大約是1949年到香港務農的大陸佃農,他們自稱「新界非原居民」。
土地商品化的危機,也可在香港跟深圳之間密集的開發案中得到驗證。土地正義聯盟朱凱迪說明,1997年以後,很多開發案連結這兩地,如果全部興建完畢,香港跟深圳大約有10座連結橋。
但他也指出,港台最大的不同在於:香港的抗爭者是「非原住民」。他解釋,香港新界地區,受徵地影響的人大約是1949年到香港務農的大陸佃農,他們自稱「新界非原居民」,首先要面對擁有土地,及英國政府給予的政治特權的原住民。
在不影響核心權益下,他們通常都會配合政府開發案、開發商。 另外是政治因素,有傳聞開發案是中國利用空間規劃控制香港,所以如果要扭轉香港被控制的狀態,還得面對北京政府。
而台灣受土徵所苦的往往是世代墾民的原地主。許博任指出,80年代以後自由貿易造成農業產值衰退,農村生產沒有賺頭,導致政府徵收土地,農人有出脫農地的動機,但反對者卻仍然只是想維持農村生活,或基於對鄉土的愛惜。
原基法形同虛設 原民也成土徵弱勢
林淑玲從原住民權益來談土地開發的問題。她認為,美麗灣其實是原住民地區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除了身為地主的農民,台東美麗灣抗爭事件,也凸顯原住民在土地徵收過程中的弱勢處境。
刺桐部落反美麗灣代表林淑玲表示,杉原海岸由阿美族世代居住,面山望海,有傳統的採集漁獵與農耕方式。2004年杉原海岸被BOT之後,政府放任美麗灣違法開發,顯示政府對原住民土地開發的想像,只在於蓋公園、遊樂區或公園綠美化。
她強調,即使有《原住民族基本法》,但原民的傳統領域還沒劃定,所以也不適用第21條,要在原住民傳統領域上開發,需徵求原住民的同意的規定,使得法律形同虛設。
而美麗灣並非個案,原住民抗爭路漫長。林淑玲指出,在美麗灣周遭還有七、八個開發案,從蓋火力發電廠、水庫、核廢料儲存場都有,幾乎都跟原住民傳統領域重疊,不只傳統領域,還有野生生態、動物。
香港迫遷:舊區重建揭問題
香港學生胡家偉、張詩淇、陳裕詩,親身深入重建區,擔任義工,訪查住客的處境與居住意願。
香港另一項迫遷問題跟舊市區重建計畫有關,H15關注組成員胡家偉、張詩琪、陳裕詩等人在長沙灣、深水埗訪調發現,住客來自中國、南亞跟低收入人士,之所以屈居舊樓,是因為香港公屋數量供不應求,很多人一等就是五到七年。 而業主租客的時間沒限制、不須理由就可以趕走住客、住客也無法獲得安置,使這群中下階層人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得面臨,市建局以《收回土地條例》,施加公權力收回土地的隱憂。
而H15關注組經由訪調也發現,重建區居民常常覺得個人面對這些問題,但是透過組織,讓同樣面臨這些問題的人一起面對,從掌握自己命運開始,這些人才會走進政治體制,這些基層的努力,對於實踐民主相當重要。
台灣迫遷:容積獎勵下的圈地套利
香港迫遷議題看似以公益出發,相較之下,台灣的都更立意已扭曲,成為建商的金錢遊戲。都更受害者聯盟會長彭龍三說明,1973年都市計畫法修正公布,有舊市區更新專章,但成效不好,後來1998年頒布都市更新條例,但有都更條例以後提供容積獎勵,對房子的想像變成錢的概念。
彭龍三又氣又好笑地說,當初申設「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協會」被政府回絕,認為「受害者」這字眼會使大眾誤解都更,改名「台灣都市更新公正促進會」才申請成功。
他舉例,2009年登記「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協會」一直被退件,政府說我們自稱受害者會誤導公眾。可以看到政府的態度是都更是給你糖果吃,怎麼會是受害者?但在都更利益者之外,很多人是玩不起產權遊戲,看起來是公共政策,真正只有少數人獲利,政府只是為了少數人執行圈地套利的遊戲。
彭龍三也指出,建商只要透過四個步驟:圈地、計畫公展、申請建照完成徵收。針對反對者,還可以出動警力強制拆除,過程中再附帶很多訴訟,把不同意戶告到傾家蕩產。而建商可以獲得容積獎勵,銷售房屋、還可以抵稅。
更有甚者,建商可能會發動鄰里惡鬥,或改選社區委員會,彭龍三表示,當你把你跟鄰居間的感情、記憶都金融化,再怎麼樣也無法與之對付,士林王家就是一例。這部份都更受害者聯盟只能儘量不起衝突,而是揭露都更的獲利者,強調都更不是人跟人的關係,是人跟環境、制度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