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想要做什麼?」幾乎是每個即將出社會的新鮮人的必答題,懷抱著準備一展長才的心情,即使在職場上跌倒了,也都還有失敗的本錢、慢慢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然而,若途中因故離開職場,隨著年紀慢慢增長,「重新出發找一份工作」就不再如此天真浪漫,增添更多現實層面的考量。幸運一點也許還有機會能得到一份薪水,但對曾經犯錯的人來說,「找一份工作餬口」談何容易?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更生保護會106年的調查,更生人找工作時遇到最多的困難便是「因前科而遭受歧視」(下圖)。當更生人在求職時,若能避而不談就不會主動提及自己的過去,但對無辜者來說,多了一層心理的考量,當避重就輕不提自己的經歷,是否會被認為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但若想力證己身清白,又必得揭露自己的身分與經歷。
除了揭露身分的猶豫之外,因身陷囹圄年紀增長卻無法相對精進專業技能也是更生人主要面臨的困難。
無辜者呂金鎧,在遇上冤案以前,原本是一名麵包師傅,擁有一技之長,卻因為捲入冤案,在獄中度過將近二十個年頭。在那些年裡沒有機會能讓呂金鎧繼續精進自己的烘培技術,等到出獄後,他只能做傳統糕點,精緻糕點要從頭開始學習。但若你是老闆,會收一個六十歲的人當學徒嗎?當學徒所領的薪水又夠生活嗎?
也許因為有「前科」找工作容易被「特別關注」,所以從舊有的人脈找工作能相對能免去相關的麻煩,從同一份調查資料裡可看出,多數更生人得到工作資訊的來源(下圖),即是透過「親友介紹」。但對無辜者來說,和一般受刑人不同的是:「明明沒有做,卻被同夥指控,進而被冤判」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無辜者離開被監禁、限制自由的獄中生活,復歸社會要重新信任朋友、建立朋友關係仍還要一段時間適應。
不管是被司法冤判,曾入監服刑的無辜者,或是曾犯下錯誤的更生人,在離開監獄、重獲自由的那一刻起,就像在參加一場百米障礙賽,一個睡得安穩的房間、一個有歸屬的家、一份工作養活自己與家人,都是困難重重的障礙挑戰,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都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在競賽開始、鳴槍後,沒有再度跌倒、停頓的機會,只能不斷往前努力跨越各種關卡考驗,才能抵達「重新開始」的終點。
努力累積自身的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像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唯有把自己裝備完整,才有機會選擇好工作,但對被司法冤判的無辜者來說,原本是前途大好的贏家──海產店老闆的陳龍綺、麵包師傅的呂金鎧──卻無端地被司法冤判的石頭絆倒而摔了一跤。
另一方面, 在監獄裡的無辜者,因為與外界隔絕,不知道職場的脈動,不太能思考未來自己還能做什麼,當我們與其討論未來時,得到的答案多半是:「現在真的不敢想像,想了也沒用,外面世界變這麼快,等出去才能知道」。
不同的無辜者在居住地、工作機會與相關資源都有所差異,協助上也需個別化的了解他的技術專業、區域性的工作機會、協助草擬履歷、提醒面試注意細節等等。這些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求職經驗,對身陷冤獄多年、甫出獄的無辜者來說是層層關卡。
重新來過、東山再起都不容易,而目前聯盟仍是以個別協助無辜者的方式進行,期待在未來財務允許的情況下,能超越現在既有的模式,為無辜者提供更完整、更貼近無辜者需求的就業服務,甚至有更多與無辜者家庭所在的在地產業結合的可能。然而,我們也深知單靠無辜者行動聯盟本身,是遠遠不夠的,邀請大家與我們一起為無辜者打造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