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性別性別平等 性平教育

同婚元年慶遊行 破20萬人創新高

性平教育 2019.10.26
圖、文/李奇軒

第十七屆台灣同志大遊行於今(26日)於市政府揭開序幕,本屆主題為「同志好厝邊、多元愛台灣」,總召鄭智偉盼每一個不分異同且支持多元、民主、尊重共融台灣價值的「同志好厝邊」在遊行中現身,並共同促進社會前進。

據主辦單位統計,此次遊行隊伍超過200組,人數也高達20萬,參與人次為歷屆新高。遊行路線沿忠孝東路到凱達格蘭大道,長達5.5公里,以行動彩虹車領隊,分成紅、橙、黃、綠、藍、紫等六個大隊,各色由不同的社運團體帶領。

在遊行的終點也有晚會活動,由9m88開場炒熱現場,她也獻唱一首「九頭身日奈」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做自己,彩虹大使Hush也高唱為了婚姻平權的創作「同一個答案」,除歌手外,主辦單位也邀請各類議題團體上台短講,如性平教育、女權或勞動權益等,最後登台的A-Lin演唱完五首歌曲後氣氛達高點,活動圓滿落幕。

(攝影/李奇軒)

(攝影/李奇軒)

1/32

(攝影/李奇軒)

2/32

(攝影/李奇軒)

3/32

(攝影/李奇軒)

4/32

(攝影/李奇軒)

5/32

(攝影/李奇軒)

6/32

(攝影/李奇軒)

7/32

(攝影/李奇軒)

8/32

(攝影/李奇軒)

9/32

(攝影/李奇軒)

10/32

(攝影/李奇軒)

11/32

(攝影/李奇軒)

12/32

(攝影/李奇軒)

13/32

(攝影/李奇軒)

14/32

(攝影/李奇軒)

15/32

(攝影/李奇軒)

16/32

(攝影/李奇軒)

17/32

(攝影/李奇軒)

18/32

(攝影/李奇軒)

19/32

(攝影/李奇軒)

20/32

(攝影/李奇軒)

21/32

(攝影/李奇軒)

22/32

(攝影/李奇軒)

23/32

(攝影/李奇軒)

24/32

(攝影/李奇軒)

25/32

(攝影/李奇軒)

26/32

(攝影/李奇軒)

27/32

(攝影/李奇軒)

28/32

(攝影/李奇軒)

29/32

(攝影/李奇軒)

30/32

(攝影/李奇軒)

31/32

(攝影/李奇軒)

32/32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