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謝謝。」當傅榆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講出這句話,台下一片歡呼聲。但她可能沒想到,發自內心的一句話,竟然會引發一場風波。這句話,同時也讓不少人開始認識傅榆,衛城出版社也是其中之一。本集節目即邀請衛城出版社的總編輯張惠菁,介紹這本與傅榆得獎紀錄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片名相似的新書──《我的青春在台灣》。
張惠菁指出,其實那段感言,傅榆是為了台北電影節而準備的。
在金馬獎頒獎典禮前,傅榆就成功地在台北電影節拿下最佳紀錄片獎項。而那段感言,是為了百萬首獎而準備的。結果,當年的百萬首獎由《幸福路上》取得,已經準備好的感言也只好放回口袋裡。傅榆在書中承認,當時她決定,下一次獲獎時一定要把它講出來。而下一次獲獎,正正就是金馬獎,而傅榆也把心底話說出口。豈料會遭到中國電影人的反撲。
對於這次風波,張惠菁認為,台北電影節跟金馬獎的出席人物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差距。政治敏感度不高的傅榆沒想過,她要面對是國家級的壓力。不過,張惠菁也解釋,傅榆在金馬獎前已經有接觸過不少中國、香港的朋友,不過那些可能是持開放立場的。即便如此,傅榆依然相信對話。
在書的開端,傅榆就說明自己的家庭背景跟一般台灣人不同:爸爸是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是印華人,雙親在早年就移民到台灣。以現在的政治立場來分辨的話,傳榆是生於一個泛藍的家庭。1982年出生的她,其實跟台灣民主化歷程是重疊的。因此14歲的時候,傅榆就經歷了台灣第一次公民直選總統。
早在國小階段,傅榆就曾被視為「外省人」而受到排擠。當同學知道她的家庭背景後,就故意講台語。但是,傅榆也只聽得懂那群同學在討論時講到自己的座號「29號」,對於討論的內容,她一概不知。
在政治的對話上,傅榆曾多次遇到困難。第一次是出現在大學的時候,生於泛藍家庭的傅榆,在跟同學對話中,表示對於陳水扁當選不以為然,接著就跟同學吵架。傅榆在書中表示,這件事對自己的衝擊很大。首先,她第一次遇到不同政見的人,其次就是她發現,政治討論是要看場合。
進入政大廣電系後,受到郭力昕老師的啟蒙,傅榆開始著手參與紀錄片的拍攝。她發現台灣有關政治對話的紀錄片寥寥可數,經過之前跟支持民進黨的朋友爭辯一事後,她決定拍攝一部紀錄片。題材為有關兩個不同政黨取向的家庭互相對話,於是傅榆找了自己的父母,還有親民進黨朋友的家人。在對話的過程中,她意識到白色恐怖對於某些家庭的影響是非常大,這也是他們討厭國民黨的原因。而這段歷史,是傅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這部作品後來取名為《藍綠對話實驗室》。
如果有看過《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觀眾,應該會對以下的片段很有印象:在陳為廷因醜聞而退出補選,蔡博藝淡出社運圈子後,傅榆頓時不知道這部片該如何走下去。因此,她找來陳為廷和蔡博藝兩人,在鏡頭前聊天,結果傅榆哭了。在《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很詳細地講述當中的緣由。在看完初剪時,沈可尚導演給了傅榆意見「你在拍的不只是他們兩人,也是關於你自己的青春,甚至是你這個世代的青春」。這就是她會再次找來陳、蔡兩人進行對話的原因。同時,在傅榆發現陳為廷、蔡博藝已經有各自的人生計劃後,她終於覺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同時她也察覺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理想投射到他人身上。這也是一般人很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