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教育教育政策 私校改革

高教工會批《轉退條例》讓校董爽退、師生失學失業

私校改革 2018.04.25
劉芮菁/台北報導

受到少子化衝擊,後段私立大學面臨退場危機,去年11月行政院通過《私立大專院校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即將進入立法院審議。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今舉行說明會,痛批《轉退條例》「專案輔導」及「強制信託」的方式管理不正辦學的校董,完全無法落實介入監督、導正辦學違失的功能,反而放任私校董事會藉機謀取利益,《轉退條例》只是為1%校董量身訂做的「掏空校產」條例。

「專案輔導」過去沒有明文立法規範,《轉退條例》則在第12、13條規定,由主管機關派公益董事至少二人、監察人至少一人來監督學校;學校如果「限期未改善」或「改善無效果」,下一步是讓學校停辦。

派2席公益董事「專案輔導」 工會:監督效果有限

高教工會執行秘書陳炯廷指出,2席公益董事實質上只有些微監督效果,校董基於校產利益一定會把學校弄到停辦,而且《轉退條例》中沒有保障學生要原校畢業,公益董事只是會協助學生轉學並提供教師其他就業的計畫。政院版的《轉退條例》完全無法保障師生權益,將校董不正辦學失職的責任轉嫁給師生,校董卻可以圖謀退場利益。陳炯廷也說明,2001年後才有「專案輔導」,在此之前面臨倒閉危機的私立學校是由教育部直接接管,就是全部由公益董事來管理學校,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權益。

前永達技術學院建築系講師賴福林表示,在永達的案例裡專案輔導只是加速學校滅亡,「教育部在永達進行專案輔導就像媽祖進香一樣,教育部派人去永達三個月開一次會就回去,每次專案輔導就是演一場戲,演了三四場後學校就停辦了。」賴福林也質疑推派公益董事的實質效益,強調公益董事至少要有「了解學校內部情況」、「不被校董收買」兩個要件,如果這些公益董事對私校完全不了解,也不清楚財務運作,可能無法保障基層師生的權益。

校產強置信託 工會:與現行法疊床架屋

對於學校停辦後校產的管理,《轉退條例》以「強制校產信託」的方式,將校產交由銀行監督管理,校董必須符合一些程序要件才能動用這些錢。但陳炯廷指出,這樣的「強制信託」完全是假的,因為這些錢在《私立學校法》中就已規定,學校要動用一定要經過教育部同意。「強制信託假裝說可以管理校產,其實真的沒有,完全沒有實質的監管。」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教師代表湯仁忠以亞太的經驗說明,一年半前怡盛保全集團入主亞太後,陸續解散17個系所、有特色的實驗室,甚至廢除劍道社、啦啦隊等在校外比賽中表現良好的社團,強迫學生轉學,而且持續積欠教師及職員薪水。原本教育部曾表示亞太董事會必須在3月31日歸還欠薪並強制信託校產,但怡盛保全集團僅歸還老師的薪水,而強制信託對學校一點影響也沒有,教育部還是讓它們過關。對於教育部要求學校董事會補償被迫轉學的學生,董事會目前為止都沒有做倒。

偏鄉技職招生困難 退場恐不利整體教育

陳炯廷於記者會後補充,現在私校都是靠學生的學雜費在辦學,所以只要學生人數低於3000人,恐怕這間學校是有很多問題的。而這40所面臨退場危機的學校,大多是偏鄉的技職學校。這些學校的停辦也會影響技職教育的發展,例如永達技術學院退場後,屏東地區就沒有任何一間工業技術的高等教育機構。

由於目前行政院已經通過《轉退條例》草案,陳炯廷表示高教工會接下來將積極將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所有委員說明政院版條例的問題,並把工會版本提供給委員會的委員。接下來也需要更多老師學生在一次次行動中向立法院施壓。

高教工會提出公會版本的《轉退條例》。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