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逾五十年的教官制度,即將劃下休止符?教育部次長蔡清華日前接受PNN專訪,表示教育部正在研擬相關配套,預計八月底前會有明確方案,軍訓教官將全面退出校園。
蔡清華指出,教育部肯定教官對學校的貢獻,但教官是軍人身份,各國少有軍人負責校安維護和生活管理的工作,現今教育部認同教官退出校園。
教官退出大專校園起自2006年,扁政府時期杜正勝部長提出遇缺不補政策。歷經馬政府的鬆綁與總量管制,現時新政府教育部方向是「退多補少」。以今年為例,馬政府已在三月發佈教官招考公告,新政府仍會尊重前政府決定,但退伍420名的教官缺額僅會錄取152名,逐次減少教官數量。
高中職則因過去未做規劃,因此教育部針對高中職研議校園安全輔導人力創新計劃。新計劃中,校安人員取代教官職位,承接校園安全和生活輔導功能;校安人員亦將劃入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簡稱校外會)機制,讓校安人員具備過去教官與校外單位的橫向聯繫機能,肩負校外臨巡、輪值、訪視等任務,並保有跨校相互支援網絡。
對於校安人力資源,蔡清華推算,大學畢業生接受培訓成為校安人員的薪資,加上校外會職勤等津貼,月收入預估將在三萬甚至上達四萬元。大專與高中職龐大的人力需求,有望成為新興的就業市場。蔡清華補充,由於教官表現常受校方肯定,又熟悉學校運作,不排斥已非軍職的退休教官回來應徵校安人員。
蔡清華認為,依他過去在文藻外語大學的經驗,九千人學生的校園配置二名教官與近十名校安人員,其實校園安全已獲得照顧。教育部會借重大學的實務經驗,與高中職校方多作溝通。對於高中職在校安、生輔需求比大專高的差異,蔡清華亦表示,過去教官在社會工作的訓練較少,新計劃會讓校安人員接受更完整的培訓,以強化相關知能。
2013年立法院決議教官八年內退出高中職校園,但在兩黨各自解讀情況下,文風不動躺了多年。蔡清華坦言,若照原訂八年內、亦即2021年為限,教官很難在期限內依退伍年齡或年限退完。因此對未達退伍條件的教官,教育部亦構想多個轉換管道,以保障教官的工作權益。包括:(1) 回歸國防部;(2) 參加考試轉任公職;(3) 接受師資培訓,轉任全民國防專科教師;(4) 轉向退輔會,擔任探索教育教練。
其中與退輔會相關的探索教育構想,蔡清華指出,退輔會經營武陵農場等多個戶外場所,可建置探索教育中心,提供青少年野外與營隊活動場地。蔡清華認為,臺灣現時野外探索的場所較少,預估此類活動能受到學生歡迎;而具備野外求生技能與輔導經驗的教官,則是合適的教練人選。記者對此致電退輔會詢問,退輔會則回應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跨部會討論。
六零年代在臺復辦的軍訓制度,自始即存在軍人進駐校園的正當性爭議,威權時期又帶有監控校園的黨國色彩,1987年解嚴以來就是改革對象。但在民主轉型過程中,教官退出校園一直擺在次要位置,直至2004年杜正勝主掌教育部後才著手推動,並於2006年提出大專教官遇缺不補與停止晉陞政策,由校安人員取代教官。2008年馬英九政府執政,教官退出政策也踩了煞車,由於教官逐漸轉型校安與生輔功能,馬政府與國民黨認為考量校園安全,教官必須留在校園。
現今新政府政策為教官全面退出校園,蔡清華表示,教育部的目標是確保校園安全不受影響,並隨人力資源的增加、社工心輔方面的加強訓練,提昇對學生的服務;對校安人員而言,也將有一致的契約保障其工作。教官退出牽動環節甚廣,他認為最後關鍵在於學校、家長能不能接受,教育部對此創新方案則抱持相當期待。
教育部蔡清華次長訪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