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專欄】合作專欄 【看見】

【看見】消失在多元文化的外籍漁工R

【看見】 2016.07.04
文/黃隆予

上禮拜日是KASAPI(菲律賓移工聯盟)成立的13週年紀念日。紀念日的前一天,R在安置中心與I等幾位移工忙東忙西、做木工、畫海報、包禮物、準備食物,為籌備13週年慶祝活動製作道具及場佈。

隔日,天氣微陰悶熱,KASAPI的成員從早上開始忙碌起來,在中山區的公園舉辦13週年紀念日的慶典。散佈在全台的KASAPI新舊成員聚集至此,從2007年的元老成員,到2016年在安置中心、等待找尋下一個工作的新成員,全部都來參加這場盛宴。一共有六、七十人,帶著各自準備的菲律賓佳餚,齊聚在公園,好不熱鬧。

大夥將公園的一側當作舞臺,一旁的石椅、石階便化作觀眾席,女性移工聚集在最前排的搖滾區,R和一群男性移工站在搖滾席的後方,一起加入活動,看主持人講話、M等人跳舞、J表演吉他自彈自唱、大夥一起玩遊戲、BINGO。一旁到公園散步的台灣人,不時停下腳步,好奇地探頭觀看。

如何在以移工文化為推銷主打的形式當中,讓大眾看到移工如何被制度、法規壓迫的結構性問題,是移工運動的挑戰。
R為了這場慶典,製作大看板、道具,還自掏腰包贊助了活動費用。活動中,主持人邀請所有贊助、促使這場活動辦起的人上臺接受大家的感謝,並在胸前別上象徵感謝的紅色胸章。R在安置中心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積極幫忙工作人員及其他移工、協助安置中心的事務、修繕物品,同時非常投入KASAPI活動及移工權益倡議的行動,在這次的13週年慶典中,R亦是投入了許多心力。

平日的R是怎麼樣的呢?R有些安靜、話並不多,講話時總帶著一點羞澀,但偶爾也喜歡調皮地鬧鬧人。他來自菲律賓中部的伊洛伊洛 (Iloilo),已來台近一年半。大學念完海洋專科後,想當遠洋船員,卻因在菲律賓找不著工作,而來到台灣工作。來台前,被當地仲介要求簽下8萬多的貸款作為仲介費──即使菲律賓政府明文規定仲介不得如此向漁工收取費用。

抵達台灣後,R到宜蘭的漁船工作,仲介違法的把他在不同的漁船間調動,R的工作是從早上出海捕魚、下午回港、到市場幫忙販售漁獲、晚上回港整理漁網,整天下來的工時約為12小時,屬於工時長、勞動密度極高的工作。這樣高度勞力付出、加班的工作,能換得什麼?

R一個月的薪水,扣除勞健保、膳宿費、仲介服務費、菲律賓的貸款等等之後─即使漁工在台灣應受到《勞基法》保障─實際領到的只有7千至8千元以及極差的膳宿環境,而仲介和雇主在其之中皆沒有提供任何薪水扣除費用的名細。在忍無可忍之下,R離開漁船、向我們尋求幫忙,仲介卻在R離開找尋我們幫忙時、立刻通報R逃跑、控訴R偷東西……

畫面再回到公園的周年慶,和我們約好要來拍中山小馬尼拉區、採訪的台灣小型傳播媒體到來,帶著兩名穿著打扮十分漂亮的主持人,她們來跟移工互動、玩遊戲、拍攝文化介紹的影片。雖然事先已知會我們,也同意對方來進行拍攝,但她們的出現,在移工當中仍然相當突兀。

在下午期間,前後來了兩位中老年的阿伯,一位穿著綠色衣服,一位穿著灰色衣服。他們看到旁邊擺著食物、分別都向移工詢問,能不能要一些來吃。綠色衣服阿伯,吃完後翻了翻一旁垃圾袋、拿走一些東西,繼續在公園閒晃;灰色衣服阿伯,則在移工表示可以吃剩下的食物後,重複用英文說了好幾遍的 God bless you、God bless you、God bless you,然後盛了滿滿的食物,坐到一旁看移工玩遊戲進行活動,笑得好開懷。相較前來拍攝的媒體,兩位阿伯很直接地融入了KASAPI慶典。

隨著前陣子外媒報導的血汗海鮮獲得普立茲新聞獎、加上台灣移工團體的努力倡議,移工在台灣社會的可見度、認識度似乎提高。有越來越多台灣團體開始推廣移工文化、強調移工如何融入台灣社會、移工在台灣社會如何生存、甚而出現鼓勵移工創業等文化取向甚重的模式。然而,像R一樣的移工面貌跟故事,可能塞不進移工在台灣「美好的一面」的框架裡。在這些以移工文化為推銷主打的形式當中,如何讓大眾看到移工是如何在台灣社會下被制度、法規所壓迫的結構性問題,是移工運動的挑戰。

菲律賓移工聯盟 (KASAPI) 上週在台北市中山區的公園舉辦13週年慶典。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