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專欄】合作專欄 【看見】

【看見】病床上的移工

【看見】 2016.06.05
文/陳容柔

「Betty,不要走」第三次腦部開刀的印尼籍移工MI,虛弱的躺在加護病房床上,緊拉著我的手對我說道。

MI今年37歲育有2名幼子,老公在印尼照顧小孩,她在台灣照顧重病的阿媽,全年無休。雇主是某家公司的負責人,但卻時常遲發薪資,因為這個問題,MI曾多次向1955反應。每次在反應後,雇主總是沒給MI好臉色看,用施捨般的話語把她羞辱了一番才將薪水給她。

如同往常的,10月份的薪資雇主又遲發了。MI這次鼓起勇氣向雇主要薪資,雇主拿起了手機錄下他如何威脅MI簽自願遲發薪水的單子,MI不願簽,雇主大聲責罵。雇主更在錄影片段結束後,用手上的紙張拍打MI的肩頰骨,並將MI的行李全丟出門外,趕MI出門。後來MI短暫的居住在仲介家替仲介打掃。突然有一天MI暈倒了,緊急送往醫院急診,發現她腦出血,緊急動了支架手術,隔天又動了一次大型的腦部手術。經醫生診斷係一種先天性的腦部血管異常。

第一次前往醫院見到她,因腦部手術,頭上綁著厚厚的繃帶,臉上失了血色,躺在床上禮貌性的對著我微笑。住院期間,正值勞資爭議期間,仲介代替了MI出席協調會,對於欠薪部份雇主還是不願支付,更將MI離開雇主家後,阿媽病情惡化的情況指向是MI照顧不當,要求MI賠償五百萬元。

要的是勞動力,來的卻是個人。政府雇主仲介,何時能體會?
MI在開刀後住加護病房一週,之後轉至普通病房。在病房內,我只看到了MI獨自躺在病床上看著窗外發呆,頭部暈眩嚴重伴隨著持續不斷的頭痛導致MI無法自主行動,而一旁的陪伴床上雜亂的擺放一包成人紙尿布、衛生紙和一些塑膠袋。除了住在醫院對面的仲介有時來看他一下,多數時間都只有MI自已一個人待著、躺著,沒有家人的照顧陪伴,只有在大便臭味傳出後,臨床的熱心看護幫忙她清理。家人的支持網絡,隨著移工跨國移動後被切的乾乾淨淨。二週後,MI出院了,到了安置中心居住。除了術後身體的不適依舊存在外,MI面臨了老公出軌的事實,而對象是她在印尼的好朋友。

3月中MI突然劇烈頭痛,連忙前往醫院急診,MI腦部嚴重水腫。因平時有固定回診,但醫師從未檢查出有此狀況,故轉向大醫院診治。在開刀前,醫生告知MI腦部手術的風險,MI打了電話給印尼的妹妹,並交代妹妹要隱瞞著媽媽。我不確定MI是如何告知家人她的狀況,但她總是三言二語就掛了電話。或許,說多了,遠在印尼的家人也無力為她做些什麼。護理師拿來手術切結書要求她的家人簽名,但簽上的卻是她自已的名字。

在醫院住了二週,MI出院了。出院後MI的狀況逐漸好轉,記憶力也恢復了。但是接下來還有與雇主的官司及兩次手術要面對。每次手術後MI總是說想回家、想孩子,但她知道她還要繼續走下去。

記得第一次遇到她的仲介,仲介告訴我他們如何盡力幫忙MI,抱怨著醫院護理師對他們的指責,說她們都沒有人陪伴她,並大聲數落雇主的種種不是,但都避談勞工的困境。勞工生病後,除了沒有經濟收入,生病期間沒有家人陪伴,龐大的醫療費,手術的風險,這些都是勞工要「獨自」面對的。MI在與雇主爭議期間病發了,勞工局因為勞資爭議而介入處理,MI才有權利留下來治療。但對於因為單純「生病」的勞工,來台灣工作奉獻青春的他們,在生病後卻是很少有機會可留下來治療,用完就丟的移工制度至今還是持續著。

「要的是勞動力,來的卻是個人。」這件事這麼多年來不管是台灣政府或是多數雇主,都無法有深刻的體會。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