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二0總統就職典禮彩排上,以「民主進行曲」作為表演項目,其中一段演出抗議群眾拿著「我是人,我反核」、「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布條和手舉牌,引發社會議論與反彈。
為何表演抗議會引起社運人士的極大反彈?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台灣農村陣線理事長的徐世榮在接受《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訪問時表示,政黨、政府理論上是政治的體系,社會運動屬民間社會的體系,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這兩個不同體系應該在平等的位置。在這個重要的政治場合中,帶著節慶的氛圍,展現、展演民間社會的力量,是不太恰當的,但他也對後來在典禮當天取消特定標語的作法感到欣慰。
理論上,社會運動是民間展現力量的方式,充滿理想和願景,不受現有制度框架的限制,但政治體系則是制度框架的設定者。兩者間雖有衝突,但是也有交合之處。徐世榮對蔡培慧、詹順貴等社運人土進入政府改革樂觀其成,可以將民間的理想帶入體制中,但他也提醒,一定要了解政治體系的邏輯:妥協,因為政治體系中充滿了利益交換。
徐世榮也舉例,台灣農村陣線所關注的修正土地徵收條例,儘管大埔案時有民進黨籍的議員協助,但更期盼能夠參與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所以有非常信任的夥伴進到立法院,徐世榮認為儘管會受到制約,但對制度的改變是正面的。
管中祥反問,社會運動參與者進入政治體系,會不會導致公民社會的力量被收編?徐世榮認為未必,因為公民社會的本質是流動性的,社會運動者不該扮演或承擔一整個公民社會的角色或責任。應該要一方面鼓勵社會運動者進入政治體系進行改革,另一方面也期待更多元身分的人參與到社會運動之中。在擔憂公民社會被收編的同時,也要思考有沒有辦法為社會運動引入更多公民社會的力量。但管中祥也質疑,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社運團體是進入體制否真有發揮空間?另一方面,台灣社運團體在組織工作及人才養成,似乎沒有準備好,進入新政府,將是部分社運團體的極大挑戰。
不過,徐世榮也對新上任的民進黨政府能否改變現有體制並不樂觀。他說,民進黨把國民黨過去的制度、思維,視之為當然,民進黨對於轉型正義的理解,尚未透徹,還停留在228事件、白色恐怖及不當黨產,但更應該包含了憲政體制反思,以及如何回歸到民主政治的價值,對基本人權的尊重。
不少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中都有因為開發主義帶來的土地徵收爭議,例如,桃園航空城、新竹璞玉計畫、台中大智慧學苑拆除、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但民進黨政府遭到質疑時,仍然以「依法行政」的說法回應,「這是國民黨政治人物常講的話。」徐世榮失望地說,現在民進黨正式執政中央,看來並沒有意識到現行法律是建立在威權統治、獨尊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思維的基礎,讓人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