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特教虐生案 —— 失能的校方 失語的校園

2018.07.11
施維長/嘉義、台北報導

⬅ 前篇報導:〈餵朝天椒 逼剪布偶 菜刀恫嚇 特教學校爆虐生事件〉

記者會前一天,魏父帶著女兒離開嘉義鄉間,來到台北等候隔天一早的行程。對於是否要用這麼強烈的手段舉發導師,他在電話另一頭又沈默下來,顯得有些遲疑。

魏父說不會對兩位導師感到憤怒,他只要求真相,讓該負責的人扛起責任。但反抗過程可能會傷害到學校,讓他相當猶豫。人本南辦很早就開始調查這起案件,卻一直按兵不動,為的便是等待魏父的決意。魏父一再想給學校機會,因此持續等待回音。

六月中,學校對魏父的申訴案處理完成——兩支申誡,記在其中一位導師身上。申誡理由是皮卡丘與另一案扣留手機十多天未歸還的兩件「教學瑕疵」。至於其他種種爭議,特別是魏父最為介意的朝天椒部分,只在報告中以一句話帶過:「因雙方各陳其詞,目前無法認定」。

魏父帶著留存下來的切片,解釋朝天椒事件的始末。(施維長/攝)
這是等候將近兩個月,校方給予魏父的回應。魏父至此決定,要站出來揭露整起事件。

7月2日,人本在教育部門前舉行陳情記者會,要求案件重啟調查。魏父也站在布條之後。他並非能言善道之人,但仍一字一句地訴說在女兒排遺中看到朝天椒的經過。

張萍說,她很敬佩魏父挺身而出。不單是因為願意現身的特教生父母原本就不多,而是魏父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的孩子討公道。他對抗的,是學校不願真正面對錯誤、只顧掩瑕藏疾的風氣。

沒有「實質調查」的報告 學校拿來結案

學校在處理過程中,彰顯了一連串無法視之為技術失誤的問題。

其中一項莫大爭議,是校方以只有蒐集各方說法、沒有實質調查的報告結果,將魏父的申訴結案。

這份爭議的調查報告出自第一次調查會議。學校在魏父申訴隔日起動處理小組,處理小組再邀請學者專家等校內外人士組成調查小組,於5月3日進行首次調查會議。

人本在記者會上抨擊這份調查報告。「調查委員的職責不就是要認定事實嗎?」張萍說,調查小組應當要查明真相,但調查會議卻沒有就仍有疑義、未取得共識的部分繼續追查,最後僅以各說各話就草率結案。

對此,調查成員之一的嘉義市教師會理事長林文章解釋,第一次的調查會議定調為資料蒐集,先就雙方同意的部分討論,未能釐清的部分則待日後調查。「如果說要啟動第二次的後續調查,也應該是處理小組發動。」林文章說,調查小組的職權由處理小組賦予,調查成員本身其實沒有發動調查的權力。

同為調查成員的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陳明聰教授也表示,第一次會議是讓各方盡情說明,因此未就說詞歧異點進一步探究。「我們並沒有說真的去做實質調查。」陳明聰說,「第一次就只針對雙方當事人陳述的部分。如果要再釐清,就是事後取得比較具體的調查。」

會議上,調查人員一字排開,接受調查的人輪流進入房間,面對所有人員提問。

林文章坦言,這樣的訪談型式確實讓調查深度受限。「第一個,我們無法判斷受訪者的身心狀態為何;第二個就是說,相關證物我們沒有驗證能力,我沒辦法去驗證到底它那辣椒真的是排出來的還是怎麼樣取得的。」

按調查小組的說法,本案仍有非常多疑點仍待釐清,學校的處理小組理應繼續召開會議調查。然而,學校最後卻是以這份調查小組定位為「資料蒐集」、「沒有實質調查」的會議結論,作為之後教評㑹與考績會裁決的主要依據。

發動失敗的第二次調查會議

事實上,學校原本打算召開第二次調查會議,然而調查成員卻大幅替換,僅林文章與法律顧問洪千雅律師參與過第一次會議。由於兩次成員差異太大,又缺乏相關團體代表,林文章認為有程序瑕疵,學校因此將會議從原本的正式調查轉為行政調查。

行政調查的定位為補強作用,就已確認的部分再做釐清。魏父在此次調查中提出頭戴尿布等新案件,也有其他教師作證時提及其他事項。但這些新產生的內容,最後並沒有回饋到報告之中。

消失的朝天椒

除了學校處理流程有很大問題外,調查過程在朝天椒的處理含糊不清,也成為人本在記者會的主攻點,因為魏父打電話質問辣椒的通話是有錄音記錄的。

在錄音檔中,導師雖否認餵食辣椒,但短短數分鐘內就說出「辣椒醬」、「有點辣的醬油」與「辣椒粉」三種版本的說詞。然而到了調查會議上,兩位導師宣稱是同事分享的涼拌青木瓜絲上頭的「辣椒切片」,理由也從告誡說謊變成味覺刺激訓練,辣椒醬、辣椒粉不再被提起。

人本懷疑,調查會議突然冒出的青木瓜絲,可能是導師捏造以取代朝天椒的說詞。但記者調查後,認為亦不排除青木瓜絲與朝天椒是兩件同時存在但不同行為的可能性,只是朝天椒被混入青木瓜絲的證詞中。

而該導師雖然說詞明顯前後不一,但在會議中並沒有繼續處理,最後的調查報告也隻字未提。

朝天椒事件,當事人四人的說法為:魏生說被餵食兩次,魏父說親眼看到辣椒切片出現在女兒排遺中,兩位導師則全盤否認。事件中的第五人——也就是魏生所稱,教她「用吞的比較不辣」和「偷倒掉沒吃完的辣椒」而讓她感念萬分的黃姓教學助理員,則沒有證實魏父的指控。在調查會議上,教助員表示沒聽過魏生反應怕辣,在一些重要細節、例如魏生吃下什麼食物,也以不知情帶過。

不過,教助員的處境也應當留意。教學助理員由學校聘任,為一年一聘制,學校擁有續聘教助員與否的權力。時近學年末,年度考評在即,評核成績亦有相當比例掌握在導師手裡。張萍舉中部一所啟聰學校,指出過去便曾有教助員出面揭發教師施暴惡行,之後學校就不再聘用的案例。本案的教助員阿姨究竟所言不虛抑或明哲保身,目前尚無從證實

輕縱

在教評會決議兩位導師不解聘不停聘後,考績會也做出裁決:一位導師記兩支申誡,另一位導師全身而退。兩人在下學年調離原班。

兩支申誡全記在一位導師身上。校方解釋,考績會依據調查報告認定的兩項事實進行懲處,而在行政調查中,因多數責任指向其中一位導師(亦是朝天椒、菜刀、尿布等事件主要被指控的導師),該師受到較多的處分。

然而,即使祭出兩支申誡,但該師因為帶領社團等表現,早有一堆嘉獎在身。功過相抵下,考績會做出的裁決其實沒有任何實質的懲處效果。

此外,在手機扣留一案中,兩位導師在第一次調查會議其實是將責任互推給對方,後續的行政調查也未釐清哪位導師應當負責,最後卻直接由爭議較多的導師領受懲罰。在行政罰的法定原則下,考績會的裁決是否真有理據,也同樣受到質疑。對此校方未再說明。

校方僅表示,目前教育部已介入本案,亦有監察委員表示將要調查,學校會全力配合。「我相信第三次的調查,會給大家一個比較公平的交待。」秘書蘇羽真說。在爆出爭議後,校長許碧雲未公開發表意見,全權交由秘書對外統一發言。

教育部:將成立專案小組

人本認為學校在調查過程中存在太多操作,在記者會上要求教育部介入調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特殊教育科科長賴東榮接下陳情,表示本案學校有進行通報、也邀請校外專家學者進行調查,但因人本提出新事證,教育部將會重啟調查。

雖然獲得重啟調查的承諾,但張萍不敢掉以輕心。她表示,調查小組的組成非常重要,過去南部一間特教學校也曾就一起案件重啟調查,但她看名單就知道調查不會有結果。直到後來監察院糾正學校後,學校重找一批調查委員,才讓案情有所進展。

對此,賴東榮9日接受電訪時表示,教育部目前已籌組專案小組,提交調查名單由上級勾選確認。教育部對本案相當重視,將由部內長官親自帶隊調查。

國教署特教科科長賴東榮表示,教育部已籌組專案小組,本案將重啟調查。
本報導部分內容與《獨立特派員》婁雅君、李金龍合作採訪。

嘉義特教虐生案報導

第一篇:〈餵朝天椒 逼剪布偶 菜刀恫嚇 特教學校爆虐生事件〉
第二篇:〈特教虐生案後續 —— 失能的校方 失語的校園〉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