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首頁 議題 教育教育政策 私校改革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公布「學店排行榜」

私校改革 2018.07.21
劉芮菁/台北報導

台大綜合體育館今(21)日舉行2018大學校院博覽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在場外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在綜合排名中,公立大學的前三名分別為台藝大、臺北大學、台北市立大學,私立大學的前三名則是世新、銘傳、實踐大學。

在2018大學學店排行中,台藝大被列為公立學校綜合排名第一名,原因包括宿舍不足、學雜費收入佔總收入高達29.36%,以及濫用兼任教師、專案教師。臺北大學及臺北市立大學則因為大舉砍課、宿舍不足、依賴學費等因素上榜。另外,政治大學因為推動「課程精實方案」刪減課程、解聘兼任教師,列入公立學校第六名。

在教學資源的部分,由於近年私校刪減課程,導致世新、文化、銘傳、實踐等大學的生師比過高,課堂趨向大班化、教學資源少。而宿舍不足也是各大學普遍現象,公立學校以臺北大學、台藝大、中興、台北市立大學、中正大學的宿舍供給率最低,私校部分宿舍供給率最低的大學依序為世新、淡江、中山醫大、真理、文化大學。

世新大學勞動權益小組張志綸表示,世新大學已經連續二年蟬聯學店排行冠軍,原因包括宿舍不足、生師比過高、惡意解聘兼任教師,今年向教育部申請調漲學雜費被駁回,最近世新大學校內的工讀金還被大幅刪減,董事長介入教學單位的人事案。張志綸譴責世新大學將賺錢擺在第一順位,並質疑世新大學的管理階層是否適任。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蘇子軒表示,在學店總排行中前27所都是私校,這是台灣大學生的普遍處境。台灣有七成大學生都就讀私校,付高昂學費、背負學貸,卻面臨教學品質低落的校園。蘇子軒強調:「我們認為應該要反對這件事情,拒絕大學校長開學店。」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蘇子軒表示,在學店總排行中前27所都是私校,是台灣大學生的普遍處境。
反教盟成員謝毅弘說明,私校收入雖然有六、七成來自學雜費,但政府補助款還是佔收入的二到三成,政府也能掌控私校的學費,因此私校還是受到政府監督,提供教學的功能。由於現在政府刪減私校常態型經費補助,造成私校壓低成本、提高學雜費,都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謝毅弘表示:「我們認為在私校追求低成本、高獲利的情況下,保障學生受教權最好的方法,是政府擴大對私校的補助。」

對於公立學校資源普遍比私校多的情況,謝毅弘認為公立學校的學生能負擔較少、獲得充足的教學資源,應該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高等教育對社會和經濟發展都有幫助,去年菲律賓才實施公立大學免學費的政策,因為高等教育人才回饋社會的經濟效益更大,應該基於這樣的目標讓更多人以負擔低的方式獲得高等教育,而不是認為公立大學資源多,就應該漲學費。

反教盟點名蟬聯第一的世新大學發表聲明稿反駁:「世新身上被貼了五個標籤:高生師比、教學資源不足、宿舍不足、依賴學費、盈餘過高。排行一出,掀起學界、網友質疑,為何是這五項標籤代表『學店』,指標中為何不見評估大學競爭力更關鍵的『創新』、『獲獎』、『社會貢獻』等?」

聲明稿也反嗆份名單「沒有公信力」,並稱:「要是說我們是學店,像美國的史丹佛、哈佛、南加大,我們很願意承擔這個標籤。相信社會各界皆能明察秋毫,再次強調,我們的學生都是認真考慮未來的職場競爭力,以及是否能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而不是來搞鬥爭跟民粹主義的,建議指導這些學生的老師,要是覺得在『學店』工作太沈重的話,快點到別的學校吧。」

點名私校第二的銘傳大學回應,不清楚調查依據為何,但各系生師比都和一般私校差不多,每方面都會持續努力做好。銘傳大學教務長遲文麗說,「師資、資源上面都非常替學生著想,只要是在全國(前)20%以上的學生考生進到銘傳,都可以獲得9到106萬的獎學金。」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的學店指標,透過搜集近日發生的高教事件,以及學生最常關注的選課、抽宿舍問題,整理出「校園勞權、教育商品化、住宿安全、教學資源、加分項目」做為五大指標,提供外界檢視上榜學校的主要缺失。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整理出「校園勞權、教育商品化、住宿安全、教學資源、加分項目」做為「學店」五大指標。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