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報導

「最複雜身分證」改版 民團訴求卡面保留性別等欄位

2018.05.01
施維長/台北報導

號稱「最複雜的身分證」即將進行十年一次的改版,國號、性別、父母、配偶等欄可能自卡面移除,僅保留在晶片中。對策研討會、守護台灣等民間團體今日至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外陳情,要求身分證保留國籍,並強制揭露性別、父、母、配偶四項欄位。內政部戶政司回應,目前還在徵詢各界意見,並無確定移除某些欄位情事。而本次陳情涉及性別議題,參與團體或人士過去則多有對性少數不友善的言行記錄。

陳情團體在聯合辦公大樓上演行動劇,演出新版身分證未標明性別、父母、配偶以及國籍,將對民眾帶來的諸多不便。例如泡湯時有性別不同的人士進入場所、或是隱匿已婚事實的愛情騙子,如同變相鼓勵婚外情。

對策研討會主席余聖理表示,比利時、德國、波蘭、葡萄牙皆有十一至十五個欄位,內政部不應以我國身分證欄位複雜為由,刪除性別等相關欄位。本次新版身分證的版型票選,也發生包含連線緩慢和駭客入侵等重大瑕疵、排序僅依照熱門程度、且限定以臉書認證投票資格,票選過程並不公平。

余聖理強調,身分證若無性別、父母、配偶等資訊,倘若發生緊急狀況又適逢系統當機,或是程式遭駭、跳電等問題,將難作關係確認、亦無法緊急聯繫親屬,而這正是身分證有別於健保卡與駕照的功用。

不過,記者追問倘若發生上述問題時,僅有親屬「姓名」而無聯絡方式的身分證卡面,如何提供緊急聯絡的功能?余聖理與同行未有足夠論述向現場媒體解釋,最後余聖理坦言相關效益或許不高,但多少可提供辨識資訊。

對策研討會主席余聖理

陳情團體主張性別等欄位應保留且強制揭露,內容皆牽涉到與性少數權益相關的性別議題。而從現場標語及陳情團體成員過去的言行觀察,多有對性少數不友善的記錄。

高雄市家長聯盟召集人洪志和由一位女士代為發言,要求政府好好拚經濟,不要為私人私黨的意識形態讓全國陷入恐慌,浪費公帑讓經濟惡化。洪志和在成立高雄市家長聯盟前,曾率領大批家長舉辦記者會抨擊性平教育。

戶政司副司長翟蘭萍在電訪中回應,目前新版身分證尚處於資料蒐集階段,並沒有欄位必定會刪除的情事。對於臉書認證的批評,翟蘭萍表示是依據資策會提供的訊息,台灣有九成民眾使用臉書,是重要的溝通工具。

性別團體:資訊揭露應當討論必要性

對於陳情團體主張強制揭露性別,並要求僅能限定男女,性別不明關懷協會吳伊婷表示,身分證的目的在於人別辨識,而照片能提供的資訊遠比性別欄重要。民眾是基於社會性別互動,但現今以生理性別註記在身分證上,對跨性別有很大影響,包含後續衍生的就業歧視等問題。吳伊婷認為,性別欄仍可註記,但應隱藏在晶片內,只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讀取。

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許秀雯指出,性別、配偶欄等資訊揭露,與人民的隱私權習習相關,應當討論揭露的必要性。特別是身分證在台灣是高度使用的證件,是否在各種場合都要透露雙親配偶等資訊,理當是能被公開討論的議題。

戶政司專門委員陳子和接下民眾陳情。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