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報導

搶救大學路綠隧道

2018.12.10
圖文‧影音/郭志榮

陽光穿過葉縫,灑在民雄鄉大學路上,一條優美的綠色隧道,直直通往寧靜的豐收村,像是一個自然鄉間的入口。但是這些自然美景,因為道路開發工程,即將宣告消失,引發當地居民以及中正大學師生的抗議,發起守護老樹運動。

抗議者憂心美麗且具有歷史意義的綠色隧道,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影響生態,並且失去一項地方特色,希望能夠留下大學路的綠隧道。

移老樹拆分隔島 拓路寬減事故?

道路改善工程,計畫移植大學路上81棵芒果樹。
嘉義縣政府為改善民雄鄉內106縣道的交通安全,全長四公里,分成四段進行道路改善工程,計畫移植道路上八百多棵樹木,提昇道路安全。

道路工程中,二段道路工程已經發包施工,大學路2段全長一公里的道路工程,計畫拆除快、慢車道的分隔島,移植分隔島上81顆芒果樹,增加路寬,連通車道,減少交通事故。

嘉義縣政府建設處道路工程科長何宜忠表示,道路的快慢車道,因為分隔島阻擋,加上樹木妨礙視線,常常在交會處發生車禍,成為縣內重點改善路段。現今爭取到中央前瞻計畫補助1億多元經費,為了交通安全,大學路2段部分,拆除分隔島,移植樹木後,將可連通快慢車道,讓車輛能夠變換車道,行車動線更順暢。

居民與大學師生發聲 搶救地方記憶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
移樹計畫一曝光,立即引發部分當地居民的抗議,豐收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銘柱表示,村前的芒果樹已經有百年歷史,成為地方居民的共同記憶,村中老少都是穿過美麗的芒果綠隧道,進出家園。現今一旦破壞,不僅是抹滅地方記憶,連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產,也將跟著消失,對於村落的觀光發展,造成影響。

附近的中正大學師生,得知學校附近的綠隧道,可能遭到破壞,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當時正在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重構大學路」,於是透過舉辦論壇,網路發聲等方式,希望社會關心大學路綠隧道的破壞問題。

管中祥表示,管中祥表示,移植老樹不僅是破壞地方生態,同時也是毀滅歷史現場。豐收村前的芒果樹綠隧道,因為日治時代要作軍事運輸,才在道路沿線種植樹木,達到遮蔽效果。

他強調,當時就是在軍事的目的下,由居民負責栽種、照顧,成為地方居民共同行動的地方事務,現今也僅剩下這一小段,可以讓人認識過去的歷史現場。

芒果樹有歷史 移植存活率低

李銘柱憂慮大學路綠隧道一旦破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產,跟著消失。
嘉義縣政府建設處道路工程科長何宜忠說,豐收村前的芒果樹,在村前200公尺路段,確實是歷史老樹,受到樹木保護條例的管制,不會移動。但是大學路2段的81棵樹木,應該是後期道路改善才種植,樹齡只有幾十年,縣府依法進行移植,盡力妥善保護。

不過豐收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銘柱表示,根據村中長輩回憶,豐收村前的芒果路樹,延伸相當遠,村前200公尺路段,樹木最為久遠,已有百年歷史。大學路2段樹木,也是後期續種,只是分隔島限縮樹木根部,加上長年不斷修剪,才造成現在樹圍不大的低矮樣子,其實都是深具歷史的老樹,一旦移植樹木,存活率不到50%,這些老樹命運堪慮。

他說,20年前曾經一度要移樹,村民擋下,現今又再來。其實村中居民不反對道路改善,但是希望重做規劃,保留老樹。

他們建議縣整修因黑板樹突出地面,或將黑板樹改種其它樹種,避免擦撞,移除灌木叢,增加視線,以及在兩旁水溝加蓋,增加路寬,規劃避車空間,都是在不移植老樹下,可以達到提昇交通安全的功用。

保護老樹 兼顧環保與歷史

計畫改善的大學路2段,形成三車道匯流,一旦道路改善後,行車速度過快,都會造成交通風險。
根據現場觀察,計畫改善的大學路2段,除了連結106縣道,同時連通村中兩條出入道路,形成三車道匯流進大學路2段。

道路上,許多村落老人、孩童通行,一旦道路改善後,更多卡車進入行駛,行車速度過快,都會造成交通風險。目前已完成道路修繕的路段,明顯車輛變多,車速加快。而且移開樹木,會讓道路更加炎熱。

現今氣候暖化,室外溫度不斷升高。台北大學教授蕭文杰在搶救恆春刺竹林運動中,曾經實測室外溫度高達32度,但是樹林綠蔭下只有26度,明顯降溫6度,顯示綠隧道具有綠色交通的意義,對於通行樹下的老少,更有避免過熱中暑的保護作用。

管中祥表示,「重構大學路行動計畫」目的不只是保護老樹,更是重新思考老樹林立的綠隧道,對於綠色交通的價值,以及對於歷史村落的意義。目前透過學生、村民的小型座談,希望凝聚村落的共識,如何保護珍貴的綠隧道,以及構思推動檨仔(芒果)文化節,讓村民重新回憶樹下打芒果的童年記憶。

針對不斷升溫的保護老樹運動,嘉義縣政府建設處道路工程科長何宜忠表示,大學路2段道路工程,還在規劃初期,並未進行發包,面對民眾守護老樹的心意,縣府願意舉辦座談會,收集居民、團體的意見,再來做完整規劃。

居民計畫推動檨仔(芒果)文化節,讓村民重新回憶樹下打芒果的童年記憶。

民雄大學路綠隧道,景色相當優美。

1/8

道路改善工程,計畫移植大學路上81棵芒果樹。

2/8

豐收村前具有百年歷史的老芒果樹,樹型高聳。

3/8

居民計畫推動檨仔(芒果)文化節,讓村民重新回憶樹下打芒果的童年記憶。

4/8

計畫改善的大學路2段,形成三車道匯流,一旦道路改善後,行車速度過快,都會造成交通風險。

5/8

豐收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銘柱憂慮,大學路綠隧道一旦破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產,跟著消失。

6/8

管中祥發起「重構大學路行動計畫」,希望社會關心大學路綠隧道破壞問題。

7/8

台東卑南、南投集集、台南新營等地,保留下來的綠隧道,成為知名景點,創造觀光價值。

8/8

在台灣,許多道路原本都有綠隧道景觀,但是因為不斷開發,綠隧道不斷消失,如台東卑南、南投集集、台南新營等地,保留下來的綠隧道,反而成為知名景點,提昇地方名氣,創造觀光價值。

嘉義民雄的大學路綠隧道,具有優美景觀與歷史意義,抗議人士擔心,一旦破壞失去,如同家有珍寶,棄如敝屣,犧牲掉地方珍貴的自然資產。

從各種角度觀看嘉義民雄鄉豐收村綠隧道,聆聽地方住民反對移植樹木的聲音。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