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評論

【看見】禱告一個不需神的制度

2019.04.08
文/王基瑋

阿多在記者會上,想起自己的遭遇不禁落淚。
印尼中爪哇的某個小農村裡,有間由女主人打理所有事務的雜貨店。由於當地人們多較為貧困,所以女主人秉著相互照顧的心情,時常讓客人賒帳。然而也因此,雜貨店的經營狀況不是很好,僅能貼補生活所需,勉強照顧著她年老的媽媽及還在上小學的女兒。有時一個週轉困難,甚至付不出進貨的款項。

女主人的丈夫叫做阿多,是一名在台灣賺錢養家的移工。阿多原本的工作到去年九月,因為原仲介不幫他找新工作,所以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仲介Yana,並付給她55,000元的買工(作)費。在契約到期的前五天,她要阿多先離開原工廠到她的住所等待新工作,沒想到這是一份非法工作,而阿多也被通報成逃跑外勞。

事後阿多覺得有些難堪,不敢跟朋友說自己被騙,也擔心會被當笑柄。還好朋友察覺有異,才帶他來找我們協助。在安置中心的他,雖然見人總是微笑打招呼,表現得非常親切,但好像掛著甚麼煩惱似地。不知何時開始,中心裡的印尼移工會叫他「偶像哥哥」,因為他不太跟其他人說笑打鬧,也很少跟大家一起彈吉他、唱歌,總是靜靜地在旁觀看。偶爾也會看到阿多一人在客廳看電視,但眼神似乎早已放空。

阿多不斷在想,為什麼自己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之前靠著他寄回去的錢,維持著家庭的經濟狀況,也讓雜貨店可以持續經營。現在不只入不敷出,雜貨店也被迫關閉,只能到處借錢,來支應生活最基本的開銷。一家人的日子變得相當難熬。除了經濟負擔造成的龐大壓力,對老實的阿多來說,更過不去的是自己變成非法,他常說:「我從沒想要逃跑。」「我是合法地來,也要合法地回去。」同時身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也不敢相信以阿拉之名發誓會給他合法工作的Yana,居然從頭到尾都在欺騙著他。這些壓力與難過、失望等情緒,常在心頭捲起強烈的波瀾,只能藉由禱告獲得平息。

阿多變得更加虔誠,因為他想,是不是之前工作太忙,沒有按時禮拜,導致自己跟信仰越來越疏遠,才發生這樣的事情。看著阿多,不禁想問台灣的制度,何時才能讓移工即使運氣不好、沒有神的眷顧,也能獲得合理的保障?阿多的狀況是個縮影,反映仲介長期壟斷市場、以人為商品的問題,也反映政府就業服務沒有足夠的雙語資源。這些共同導致移工只能自力救濟地花錢買工作,也無法分辨新的仲介、工作是否合法。

對此我們發起了一個連署,希望大家一同來支持阿多、改善移工制度。尤其當台灣的發展,靠的是70多萬填補長照、3K產業、重大建設等缺口的移工,這個制度就不該只是個別移工、雇主的事。政府應扛起責任,提供充分的就業服務,並廢除仲介制度,以政府對政府的方式直接聘僱,否則只會有下一個阿多案,而台灣社會也將無止盡地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

阿多拿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連署救阿多;連署救自己!」
● 本文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WA) 成員。
● 【看見】專欄,看見在台移工的喜怒哀樂。
● 本文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