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反送中浪潮至今已持續兩個多月。在一幕幕大型遊行和衝突畫面的背後,除了受傷的示威者外,還有持續攀升的被捕人數。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中稱,自6月起的反修例示威以來,共有約700人被警方拘捕。香港青年張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張先生曾被女朋友形容為政治冷感,在反送中運動初期對條例的認識不太深入。他說:「普通人是覺得政府講什麼就相信什麼。當時沒想過原來背後可以亂告你其他罪名。」
直到6月12日陪同女友走上街頭,親眼目睹警方在示威者沒有任何行動之下,不斷發放催淚彈,張先生從夏愨道撤退到太古廣場,再退到高等法院,見證被煙霧籠罩的金鐘,亦首次體會催淚煙帶來的不適。他表示那次的親身經歷令他感到痛心,警方的無理及催淚彈的恆常化導致他決定要站出來參加之後抗爭活動。
8月5日凌晨,警方在天水圍警署外拘捕示威者,當中一名少女被捕時疑似走光。張先生家在天水圍,因此響應網上發起的聲援活動,希望到現場盡一分力。他到達警署外,看到有發起者舉行記者會。他表示現場示威者大致平靜,當中有示威者嘗試設置路障擋住馬路上的車輛,但並不成功。
然而,在張先生抵達警署的十分鐘後,警察突然從四方八面衝出來,施放胡椒噴霧,並抓捕在場的民眾。站在行人路上的張先生被警方以涉嫌「非法集結」拘捕。大約40名示威者一同被扣留在警署內。
張先生表示,被捕的示威者大多是街坊打扮的天水圍居民,並沒有戴上頭盔或防毒面具等裝備,「當天很多被捕的人都很無辜。」
張先生認為這次的抓捕是殺雞儆猴、製造白色恐怖。扣留期間曾有身穿白恤衫的警察(即督察級以上人員)問他:「是不是很驚喜?」令他猜測這次的抓捕,是警方早有預謀的突擊行動。他的女朋友亦質疑這次行為是為濫捕街坊開設先例。
張先生表示,扣留期間警方有提供基本的需求,包括喝水、吃飯和上廁所。然而,在不准使用手機的情況下,除了與親屬失聯,找律師的權利也一再被拖延。當時所有被捕人士由下午兩點便要求約見律師,但截止晚上12點前,成功與律師會面的不足10人。
張先生的律師也被拒進入警署。當時警方聲稱警署外正持續發放催淚彈,律師進入警署會造成危險;又指警署內被示威者投入催淚彈,其中與律師面談的房間內有大量催淚煙,令被捕者輪候的時間拖長。
張先生表示,在下午曾有律師進來講述被捕人士的權利。為了不想拖長拘留的時間,他決定在沒有律師的陪同下錄口供,並行使他的緘默權。
隔天凌晨,張先生與其他被捕人士由天水圍警署被移送至新屋嶺拘留中心,並在新屋嶺完成錄口供的程序。
新屋嶺是邊界警區,位於新界北部,鄰近深圳羅湖,以往被警方用作打擊非法從事水貨活動以及非法入境罪行的據點。這次天水圍抓捕,亦是新屋嶺拘留中心首次用於處理遭拘捕示威者的用途。
張先生的女朋友說:「他們是第一批被拉去新屋嶺,之前是沒用過的。」他的律師也是第一次聽說,並質疑:全香港那麼多扣留中心,為何一定要送至最偏遠的地方?
經歷30多小時的扣留,張先生獲准保釋,暫時亦未被檢控。他說:「不覺得會被檢控。如果在家樓下都可以被檢控的話,我也覺得很無奈。」
與張先生同時被捕的示威者大多沒被檢控。但9月初,他仍然要回警局報到。
經過這次扣留,張先生表示他因此存有陰影。他表示以後對於沒得到警方批准的集會將有所顧慮,但仍會積極參與其他的示威活動。
張先生認為,遊行始終是有效的,但偏向和平的集會遊行,並提議可以在經濟上給予政府壓力。他說:「用暴力是沒用,可能會犧牲自己;警方使用武力,他們是可以橫行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