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報導

香港區議會選舉觀察筆記:年輕世代的逆襲

2019.12.24
陳祖傑/香港報導
這裡是良景邨其中一個人流最多的路口,在選舉日前,王德源常常在這裡「拉票」(陳祖傑/攝)

本屆香港區議會選舉,在反送中運動的推波助瀾下,以民主派大勝告終。這次選舉有不少亮點,其中之一就是更多的年輕世代選擇投身政圈。根據香港選舉委員會的資料,本屆當選的452位當選區議員中,有139位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王德源便是其中之一,年僅22歲的他,毅然投身政壇,參加四年一度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最後,他打敗了已經連任5屆,擁有20年的建制派議員程志紅。回首過去,他為何選擇走上區議員之路呢?

因「管理員」事件開始關心社區

「我之前也有參加社會運動,例如反國教,但管理員事件的確是讓我開始關心社區、從事地區工作的一件事。」王德源口中的「管理員事件」,指的是2016年2月7日晚上,在屯門區良景邨發生的事情。當天晚上,在大家沉醉在過年的喜悅時,良景邨的路邊攤販們被一群身穿黑衣、自稱是「管理員」的人士使用路障困住,讓他們無法營業。當時有一群熱心的良景邨居民選擇跨過路障,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小販們。王德源是其中一人,他可能沒想到當天晚上這一跨,讓他跨進了社區工作的圈子裡。

「小販們已經做了很多年,很多居民都會光顧。他們離開前都會很認真地清潔地面,是高質的小販。」王德源認為,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從小到大居住的社區,讓他覺得要更進一步關心自己的家。他發現,很多居民其實都想知道「管理員」的真實身分,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因此王德源決定主動去調閱會議紀錄,也曾經寫信去保安局詢問,但至今仍未收到回覆。

反國教事件,指發生在2012年,香港教育局計劃在全港中、小學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所引發的一波反對浪潮。反對人士認為,課程著重中國民族主義,要求學生對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擔心學生被「洗腦」。而且教育局所出版的課綱裡,六四天安門事件、劉曉波獲獎等事件通通避而不談,因此引發當年7月29日的萬人示威行動。

加入「屯門社區網絡」 開始社區工作

「管理員事件」中,「屯門社區網絡」的成員也參與其中,他們發現有衝勁的王德源,於是邀請加入。王德源笑言,「原本只是想說去幫忙而已,結果『越幫越忙』。沒想到就這樣慢慢從事地區工作。」雖然2014年發生雨傘革命,但雨革並沒有為民主派在2015年區選帶來優勢,選舉結果依舊被建制派拿下大多數議席,得到多區的控制權。這個結果,讓王德源相信,要贏得選舉並不能只靠一股政治浪潮,紮實的社區工作才能取得選民的青睞,因此他加入了相同理念的屯門社區網絡,並開始社區工作。

從事社區工作已逾3年,王德源認為否決「良景邨天價工程」事件,是最受矚目的一次。2017年12月,他收到良景邨業主立案法團的諮詢文件,指良景邨將進行「維修斜坡及擋土牆工程」及「維修大堂美化工程」,工程造價高達4600萬港幣(約新台幣1億8400萬)。雖然是動用邨內的維修基金,住戶不需為此花錢,不過王德源仔細調查維修內容時,發現很多項目其實是不必要的,「改善信箱、增加電子門禁,這些我覺得是需要的,費用大概幾百萬(港幣)而已。」王德源表示,其他項目像美化電梯大堂,就沒有這個迫切性。當時,良景邨即將踏入30歲,按照政府規定,必須強制驗樓。他認為,應該把基金留著,以應付大維修之用。假如基金不足,便需要各居民集資才能完成維修,所以並不應該把基金用在不切實際的項目上。

王德源重申,他認同良景邨需要美化,但應該等政府強制驗樓後,看基金的多寡再決定。為了阻止工程通過,王德源跟一些良景邨居民,組成「良景居民權益關注組」。在2018年6月3日,業主大會表決前,不斷向居民宣傳天價工程中的潛在問題。他更因此收到恐嚇,「5月31日,我跟一群居民去管理處請願,要求撤回工程。」沒想到被十多個南亞裔的壯漢包圍,並「提醒」他,離開時走路小心一點。事件激發更多良景邨居民到大會上投票表態,最終以8成反對票,成功阻止天價工程的進行,事件亦被多家媒體報導。

屯門社區網絡成立於2016年1月,當時一群住在屯門區的年輕人認為社區工作不足,是2015年區議會選舉民主派落敗的因素之一,因此決定成立屯門社區網絡,從屯門區內各個屋邨(類似台灣的社區)的社區工作開始深耕。在本屆選舉中,他們在屯門區32席中拿下4席。

良景邨業主立案法團,良景邨是屯門區的一個公共屋邨,於1988年開放入住。業主立案法團,性質上類似台灣的社區管理委員會。

深耕社區獲肯定 當選良景區議員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因為自6月開始的反送中運動而備受注目,最終民主派大勝,不少資深建制派議員告別區議會舞台,當中包括良景邨的程志紅。2000年當選區議員的她,可能沒想到,當時有個只有3歲的小男孩,會在20年後打敗自己,中斷連任6屆的美夢。王德源認為,這是他深耕社區的成果。

在訪問中一直強調「深耕」的王德源,在前往訪問地點的路上,有多位居民跟他揮手打招呼。「這些居民可能在2、3年前就認識我了。」言談間不難看出他對自己深耕社區的工作充滿信心。仍然是大學生的他,過去一直學校、社區兩邊跑,只有在選前幾個月才申請休學。雖然要應付學業,但他依舊不給自己懶惰的理由,盡力幫助邨內居民。對於科系要求960小時的實習時數才能畢業,他表示將會跟學校討論,希望把時數攤分在數年內完成,「咪當炒散囉(就當作去打零工吧)。」

對於選舉勝利,王德源認為自己的社區工作做得比對手認真,是獲勝的關鍵之一。他認為,社區中其實有一部份中間選民,政黨背景不是他們投票的考慮因素,所以社區工作就成為關鍵。王德源指出,對手太依賴過去的「勝利方程式」,靠著在各個節日派禮物,或是辦廉價的旅行團來籠絡人心。「不過,當良景邨發生大事件時,例如管理員、天價工程,就沒看過她的身影。」

面對已經連任5屆,而且擁有民建聯(香港最大的建制派政黨)背景的程志紅,王德源在很多方面都處於劣勢,例如端午節派肉粽,「她們是幾十箱,我只有兩千顆。」除此之外,對手因為是現任議員,所以選舉文宣都可以直接投進住戶的信箱裡,但他只是候選人,只好用寄的,一次花費約6000港幣。

雖然面對種種困難,但經過粗略的民意調查後,王德源知道自己跟對手不分上下。在選舉當天,良景區的投票率一直落後全香港的整體投票率,他坦承當時非常擔心,因此他很快就決定「告急」,希望更多居民前往投票。隔天凌晨,選舉結果出爐,王德源取得4073票,大勝取得2697票的程志紅。

反送中浪潮影響 大勝1300票

「如果沒有反送中,我絕對不會有4000多票,這讓我很驚訝。」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共有452個民選議席,所以每一個社區的選民,大概只有數千到一萬多不等,競爭非常激烈。1300票的差距,意味著良景邨居民對王德源的肯定。

外界認為,這次區議會選舉結果,是反映大多數香港市民對當權者的不滿。王德源亦認同,反送中浪潮所帶來的威力,是他大勝的原因。他指出,反送中運動初期,很多屯門區的居民都覺得,警察只有在九龍、港島等比較多示威活動的地區發射催淚彈。沒想到,隨著警察濫權的情況逐漸嚴重,連良景邨附近的建生邨,也有警察向示威居民發射催淚彈。王德源認為,警察濫權的後果,就是哪裡多一枚催淚彈,哪裡的民意就會越反抗親政府的建制派候選人。

反送中固然讓建制派失去大量議席,同時讓民眾對民主派的區議員抱有很大期望。不過王德源認為,不可以被勝利衝昏頭腦,社區工作一樣要紮紮實實地完成。否則4年後只會被拉下舞台。

4年目標 議會透明化

「程議員的優點我會學習,節日我也會派小禮物但不會多、活動也會舉辦,但最重要的還是社區工作。」王德源表示,曾經有居民跟他反映,在90年代,附近大興邨的區議員吳明欽,會帶居民一起參與社區改造。他認為,議會透明化是目標之一,尤其是會議紀錄實名制,讓選民可以監督,不然就會出現不知道誰發言的可笑情況。

雖然區議會實質權力有限,但區議會可以就政府的施政表達意見,至少可以成為一股對抗政府的勢力。王德源認為,這次選舉的勝利,對2020年立法會選舉有加分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動員各區選民投票。若然立法會選舉結果理想,就更有效掣肘政府。

從小就住在良景邨,王德源希望把良景邨變得更活潑,同時議會也要透明化,當然也不會忘記社區工作的重要性。(陳祖傑/攝)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