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報導

性平教育烽火蔓延 瑞祥講座喊卡原因不單純?

2017.01.12
施維長/高雄、台北報導

高雄市瑞祥高中去年底規劃一場性平講座,邀請同志身份的諮商師分享生命故事,卻傳出遭到家長與議員關切,在演講前一天臨時取消的情事。學校宣稱是因活動撞期,調查後報名人數不足,以此為由取消講座。但記者比對各方說法,發現學校早在調查前即已決定取消,學生亦對學校說辭多有存疑。關注性平教育的人士認為,本起事件並非單一個案,而是現今教育現場中,性別平等教育正在面臨的挑戰。

瑞祥高中原訂計劃在去年12月23日週五舉辦的講座,是輔導室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劃的性別教育課程。講座在九月左右敲定,學校知情講者是同志並簽核同意。但在講座即將舉行之際,傳出家長看到演講傳單而向市議員陳信瑜投訴,學校在受到議員與教育局關切後召開緊急主管會議,以聽講人數不足為由取消講座,引發學校遭受外力不當施壓的質疑。

學校:與球賽撞期 報名人數太少取消

校方(綜合校長室與輔導室說法)解釋,取消演講是因事前橫向聯繫不足、未注意到演講時段正巧也舉辦班際籃球賽。由於預定聽講的四班中有兩班進入決賽,事前告知不會參與講座,學校才在前一天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改讓學生自由報名,自行選擇參與球賽或講座。經過人數調查,因報名聽講的學生不到十人,學校才臨時喊卡。

外傳演講受到家長與議員關切,校方表示確有此事,但並未被要求停辦,且在溝通後對方也能接受學校解釋。校方表示,並沒有外傳受到壓力而停辦的情事,純粹因為人數不足而取消,且下學期仍會透過融入教學的方式補辦性別教育課程,以符合法令規定。

取消講座資訊
本場講座名稱「多元性別好好聊~聽同志說故事」,宗旨為「協助同學認識多元性別與高中生人際互動的樣貌,以培養性別平等的態度。」由輔導室於演講當週發佈並在聽講班級傳閱。

然而,學校在當時的舉措,已讓學生察覺有異;而看似合理的理由,也存在著疑點。

校方舉措反常 學生早已起疑

「學校沒有『調查』。」學生並不贊同學校的說法。一名當時曾在現場的學生指出,學校是在演講前一天的午休前,才前來告知改為自由參與,並要學生自行至輔導室報名。「那是下課很吵雜的時候,一個老師走進來,這樣講一講就出去了。」認為學校傳達不確實,且很多同學當時並不在場,根本不曉得這回事。加上要到輔導室報名,也未提何時截止,「當然人數一定不會多。」他懷疑,人數不足是學校有意為之的結果。

學校宣稱有進決賽的班級事前告知不參與講座,亦有學生否認。「原本班上的決定是看完比賽再去聽演講。」學生提到,球賽大概一節課,而講座約莫兩節,雖然時間耽誤仍能聽到演講,孰知最後演講取消。

而原訂演講的當日,學校透過校內跑馬燈,鼓勵同學至球場為比賽加油,也讓學生感到不對勁。

「學校怎麼突然關心我們社團的活動?」受訪的其中一位學生說,班際籃球賽不是學校活動,而是籃球社舉辦的競賽。學生補充,瑞祥高中注重升學,過去並不支持班際籃球賽。「以前辦的時候學校其實都不給時間,只能利用放學後打,這次是決賽才爭取到班會時間。」也因學校突如其來的關注,反讓學生困惑,揣測是為了轉移同學對取消講座的注意。對此質疑,校方受訪時僅表示是為了讓學生集中一處,以便統一管理。

一位學生表示,原以為講座是因活動太多而延期舉辦,沒想到是直接取消。「我知道學校的說法是人太少,但我就聽到很多人說想去聽,為什麼(人數調查)出來的結果,學校告訴我們會是這個樣子?」

在與校方數次的採訪中,記者曾表示掌握一些疑點。雖然校方始終堅持是活動撞期的因素,但也表達出些許顧慮。「我們不希望外面可能有些對立影響到我們的學生。」校方說:「我們不希望對立影響到學校,破壞我們之前好不容易在友善教育及性別教育在推的尊重多元性別這一塊。」校方表示,下學期還是會辦性平教育課程,不會因外部壓力造成學校停擺。

講師:理解學校難處 但應捍衛專業

學校說詞的主要漏洞,出現在應邀演講的諮商師黃楷翔手機裡。

黃楷翔在演講前日中午十二點整,就收到演講取消的通知,也意味著講座取消是十一點緊急會議的決定。他認為這是學校遭到施壓而退讓的結果。

黃凱翔表示學校應捍衛底下教師的專業
「我知道反同那方勢力一直不希望學校談同志教育,」黃楷翔表示,瑞祥這次事件並非單一個案,以往到學校或公家機關主辦的活動演講時,總會遭受抗議,因此往往不只要演講,還得成為學校的支持者,協助處理抗議意見。「可是我沒有想到這次會變成是議員關切,我其實有點生氣。」

他舉近日台北市議員與家長抨擊性別教材描述自慰的新聞為例,「這是一個不專業的人在干擾專業。」黃楷翔比喻為不良的醫病關係,家屬抗議醫生的治療行為,但影響的其實是病人的權益。「他們以為他們在捍衛孩子,可是其實是在干預孩子的受教權。」

「我理解學校有它的壓力,因為議員掌握預算,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這樣子做。我覺得最糟糕的是議員,議員身為民意代表,有沒有對教育的涵養?有沒有尊重專業?但是你看議員又是民眾選出來的……其實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整個社會的氛圍還有教育夠不夠。」

黃楷翔表示知道學校會有對外統一的說法,而邀請他的輔導老師也遭受到很大的挫折。「她也對我們感到充滿歉意,因為我和一起要去的志工都為了這場演講排開了工作。」

儘管能理解學校難處,他仍認為學校主管應當捍衛底下教師的專業。「我覺得今天一個學校真的很認同自己專業的時候,就不會被不當干涉了。」

記者試圖聯絡輔導老師,但無法聯繫到當事人。

性平委員:學校不能自亂陣腳

高雄市性別平等委員會,也在事發後的12月28日會議中討論這起事件。

卓耕宇提到,學校自亂陣腳,反會讓家長誤以為在偷渡性平議題。
「學校處理的方式,第一很唐突,第二很失禮。」性平委員卓耕宇表示,若是聽講人數過少,多會禮貌性知會而非取消;活動臨時喊卡,學校的理由也很薄弱。

「我覺得比較不可思議的地方是,他們還開了一個緊急處理的會議。」卓耕宇說,校長主任召開緊急處理會議,通常是因應嚴重狀況,這次卻是為了一場講座,原因令人費解。

「當然學校可能是因為經費預算的關係,因為剛好在年底,的確議會在審預算。但我站在一個性平委員的立場,我會覺得,你校長是依法耶,現在有明確的性別平等教育法,為什麼這個時間點沒有站出來。」

他表示,如果家長不能理解,也可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演講,或請講師提供簡報,如有不當或偏離主題可再做調整。「這些都可以做得到,為什麼說卡就卡?」

卓耕宇提到,性平會一項決議是校長和教育主管單位不能自亂陣腳。學校應做好功課,瞭解適法性是什麼、為什麼做這個議題、這議題邀請這些人的原因是什麼。「這是你的教育專業,你沒做教育專業的準備與展現,就容易被質疑,他一質疑你又自亂陣腳,那他們就更不相信你的專業。」

他認為,學校未站穩立場,會讓家長誤以為學校在偷渡性平或同志議題,但這些內容其實在性別平等教育法中都有明文規定。

「也許家長的影響力超乎我們的想像,但我覺得學校更要注意的是,你今天做為一個主管,你在依法推動性平教育,那你到底把這個法的立場擺在哪?」

家長關心學校教育,不行嗎?

瑞祥臨時取消講座,被認為是家長藉外力干擾學校教育的事件。但家長將子女交給學校,難道不能關心子女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嗎?

林佳範指出,家長有權參與學校事務,但並非就能無限上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林佳範表示,依照《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家長確實有權參與學校教育,也可參與投票。另在第二條中寫到:「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亦有提及家長應負協助之責任。「從民主教育的角度,當然更應該提倡讓不同立場在校園對話溝通,只要言論不會涉及歧視。」

林佳範提醒,家長雖可參與學校教育,並不代表家長權力能夠無限上綱。「很多人打著家長名義對教育事務發言,可是教育也有專業性,家長不見得都懂。而這些老師也都是有經過專業執照取得的,教育事務還是有其專業。」

此外,家長的意見仍須在法令規定的範圍內。「法律是個分際,」他補充:「依法說要做性別平等教育,一學期上幾小時,家長就不能說因為我是家長,我可以逾越法律說不要上。」

而現今性別平等教育、特別是同志教育的部分受到批評,林佳範認為應當回歸教育專業討論。「現在也有講說同志教育會把學生訓練成同志,」他笑稱:「這怎麼可能,就目的、手段、結果都沒有這樣的內涵在裡面。這其實就是一個恐同的現象,也是性別平等教育法要去突破的,恐同就建立在無知嘛。那你家長很多資訊是錯誤的,不瞭解就這樣到處亂傳,是一種反教育。」

性平教育汙染學生? 黃楷翔:學生有思辨能力

在離開高雄前夕,記者也訪談幾位中學生,這些同學多數曾參與去年底的高雄同志遊行。他們分享對性平教育的看法、如何與不同立場的同學對話、以及教育中立和宗教涉入等話題。當詢問他們是否自認是因同志教育的灌輸,才「造成」他們變成自然而然接納同志的「天然同」時,問題還沒問完,每位同學皆以大幅度的搖頭,強烈表達不以為然。

「我覺得為什麼產生『天然同』,不是同志教育造成的,而是社會氛圍對多元族群更加開放,能以更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人。」

「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認識尊重多元文化、包容歧見。我們包容很多的差異,那為什麼講到同志就不能?」另一位同學說:「如果把它拿掉的話,那會不會有自己是同志、但不知道什麼是同志的人,十幾歲覺得自己跟大家不一樣,就輕生這樣子?」

這起瑞祥高中臨時取消講座的事件,諮商師黃楷翔在採訪中也曾表達另一點遺憾:「我們太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可是孩子其實不是白紙,他們有自己思辨和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可是我們太把他們弱化了。」

他說:「當學生的受教權利被擠壓的時候,學生就會去思考他要的是什麼。有時候一些議題被擠壓,才會知道缺的是什麼。」

高雄市教育局說法
高雄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黃盟惠表示,據瞭解學校是因採取自由報名且與籃球決賽衝堂,致使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講座。若學校在過程中有不完備之處,教育局有督導之責,會虛心檢討改善。
高雄市議員陳信瑜(未回應)
記者自1月4日起致電陳信瑜議員服務處,希望瞭解議員說法,但服務處表示議員不在國內。自回國後的週一(1月9日)起再不斷聯繫,服務處林秘書多次表示議員會回電受訪,但至截稿前仍未獲議員回應。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