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最新
  • 類型
  • 勞工
    • 勞動檢查
    • 不當勞動行為
    • 移工
    • 公教勞權
    • 勞動權益
    • 薪資
    • 非典勞動
    • 罷工
    • 職災
    • 關廠解僱
  • 司法
    • 精障刑責
    • 死刑
    • 冤案
    • 司法改革
    • 公民抵抗
    • 選罷法
    • 公民投票
    • 集會遊行法
    • 模擬法庭
    • 司法
  • 土地環境
    • 天災
    • 生態保育
    • 都市更新
    • 居住權
    • 公害
    • 文化資產
    • 能源
  • 性別
    • 婚姻平權
    • 性別平等
    • HIV
  • 教育
    • 教育政策
    • 課綱微調
    • 校園教官
    • 特殊教育
    • 虐待兒童
  • 社會政治
    • 突發事件
    • 政治事件
    • 遊民議題
    • 動物福利
    • 政府組織
    • 社會照護
    • 外籍人士人權
    • 八仙塵爆
    • 兩公約
    • 金管會
    • 諾富特事件
    • 智慧財產
    • 轉型正義
    • 身心障礙
    • 青少年參政
    • 選舉
    • 高雄氣爆
  • 族群
    • 原住民族
    • 族群傳播
  • 生活文化
    • 媒體
    • 民生
    • 人物
    • 隱私權
    • 情緒心理
    • 醫療
    • 影展
    • 書評
    • 宗教
    • 文化
  • 國際
    • 國際局勢
    • 中港澳
  • 【專欄】
    • 合作專欄
PNN臉書粉絲專頁
menu
search
search
  • 報導
  • 評論
  • 影片
  • 相簿
  • 懶人包
  • 特輯
首頁 類型 影片

旗山大溝頂是政府的一場騙局嗎?

2016.07.24
成允華/整理
燦爛時光會客室 #114 旗山大溝頂老街拆遷危機|專訪王繼維

7月19日,高雄市政府以改善排水、防洪為由,欲拆遷旗山大溝頂老街上的33戶商家(太平商場),在聲援團體、居民的抗議下,市政府暫緩拆遷行動。而目前居民的迫遷危機並未解除,自救會指控政府未充分溝通且荒謬治水,要求政府停止迫遷、與居民對談。

尊懷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王繼維,也是高雄旗山青年,他的父親王中義創辦了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他們致力於在旗山做田野調查、保存在地文化。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王繼維與主持人管中祥一同探討大溝頂老街的拆遷危機。

香蕉產業帶動 大溝頂太平商場繁盛一時

民國45年,台灣香蕉產業第二次經濟起飛時期,當年政府廣邀人民集資,在旗山永安街建設太平商場,因建於排水溝上而被稱作「大溝頂」,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由官方邀請、人民投資的建案。

大溝頂老街是旗山戲院與仙堂戲院的通道,王繼維提起老人家們時常回憶的畫面,「從戲院看完電影後,逛街到另一個戲院再看電影」他形容當時太平商場繁榮的盛況,「概念就像現在的台北新光三月新天地,然後兩邊都是威秀!」人潮因兩戲院上演不同的電影而流動,西服店、鐘錶行、皮箱店紛紛於此成立,為民國45至70年代的大溝頂締造榮景。

永安街太平商場寫生。(尊懷文教基金會提供)

拆或留──正視大溝頂文化價值

後來電視興起、戲院沒落,台灣進入工業化,製造業走向低成本、大量製造的趨勢,大溝頂的老產業也慢慢走下坡;王繼維談到,雖然此地沒落,但居民仍保留這些技藝,各個身懷絕技,持續經營傳統產業。

同樣位在旗山,為什麼著名的旗山老街得以保存、被視為觀光景點,而大溝頂老街卻面臨強拆的命運?

商場內的老職人。(尊懷文教基金會提供)

王繼維認為,旗山的老街文化脈絡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清朝時代由中國移民與平埔族營造出的老街,像是旗山的延平街;而現在泛指的中山老街,展現的是日本時代街道特色;第三,即為大溝頂老街,它保留了戰後時期的文化特色,因當時政府沒有錢,便向人民集資,其中仿日本商店街的風格,也顯露當時人民嚮往日本時代的光景,

目前的老街文化流於某種形式,王繼維點出,像旗山老街比較商業化、很像夜市,而大溝頂保留了許多老職人、老手藝,他認為這是台灣發展地方特色及文創的重要的元素。

王繼維提到在保留大溝頂老街時的難處,他說,政府常以年份來評估文化價值,比如認為旗山老街有約百年歷史、大溝頂僅有60年。但他認為,評估一個地方歷史脈絡和時代代表性更為重要,「沒有六十年就沒有一百年 ,我們應踏在目前六十年的肩膀上繼續往前走。」

合法變違法 居民盼正面溝通

大溝頂下方的二號大排拱形結構。(尊懷文教基金會提供)
政府多次提出不同的理由要拆遷大溝頂住戶,包括建築結構不安全、排水不良、污水問題及居住合法性問題。王繼維逐一回應說,拱形建築是旗山建築一大特色,他的團隊實際調查及實驗發現,這些拱形結構經過美濃大地震、甲仙大地震,也沒有任何鬆動;大溝頂位於旗山上游,也不是造成旗山淹水的原因;過去大德里淹水的原因是五號水閘門排水不當,而大溝頂位在二號排水溝。

至於污水一說,王繼維表示,大溝頂下面是鵝卵石的材質,具透水性,可淨化水質,目前還有魚類棲息、白鷺鷥覓食。雖然大溝頂老屋目前未設污水接管,但是未來也願意進行接管工程、收回家庭污水。

大溝頂下方二號大排水質清澈有魚。(尊懷文教基金會提供)
針對住戶居住的合法性,王繼維指出,民國40年代的權威性政治不利於人民與政府合作,而政府強調政府出地、人民出錢,卻在完工後才與人民簽下只有十年免租的租約,人民不得不簽,「錢已經出了,只好簽下去,注定了政府的這場騙局」。

王繼維期望政府能與當地住戶充分溝通,政府舉辦的公聽會只邀請「這條街上有土地權狀」的人,而非邀請利害關係人 ,且居民到目前為止接到電話都是要他們選擇同意拆遷或談論安置,但他們希望談的是能把老產業留下。許多住戶相當恐慌與錯愕:「這條老街是我們祖先當年努力買下來的,我們也想留給我們的後代,為什麼我們跟政府沒有辦法對談?」

拆遷危機還在 活動鼓吹老街價值

王繼維說明,旗山大溝頂拆遷危機尚未解除,目前正提出行政訴訟,並由基金會的志工、居民、各界人士一起24小時守夜、擋拆。

王繼維介紹,目前他們於大溝頂的營造活動包括市集、老專門店小旅行、文化性講座、及7月30將舉行的「蕉園男女」45年後首映會。該片為大溝頂老街繁榮時代曾播放的電影,王繼維希望以更親民的方式讓大家體會旗山大溝頂的價值。

永安街景。旗山大溝頂拆遷危機尚未解除,目前正提出行政訴訟,並由基金會的志工、居民、各界人士一起24小時守夜、擋拆。(圖片由尊懷文教基金會提供)
相關內容:60年太平商場 高雄市即將拆除公視有話好說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All Contents Copyright,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49136 114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