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所改革

  • link
    2019.11.13

    犯罪矯正,矯正了什麼── 談冤案無辜者無法「矯正」的心理處境

    目前監所制度及管理方式的限制,縱使是「有犯罪經驗需要被提供矯正性支持的人」都很困難得到矯正性的支持與療癒,更遑論是因各種冤案而無辜入獄的無辜者......

  • link
    2018.05.03

    監所死亡調查機制 從政府資訊公開做起

    花蓮監獄今(2018)年2月發生兩名受刑人疑似呼吸道感染戒送外醫死亡事件,家屬質疑獄方延誤醫療導致病情惡化,獄方則聲明澄清並無延誤送醫之情事,面對雙方各執一詞且案情疑點重重,監察院亦開啟自動調查。

  • link
    2018.04.04

    如何避免另一個少年不明死亡──談「監所死亡調查」怎麼做

    五年前 (2013年),桃園少年輔育院的一位買姓少年死亡,至今仍被認為真相沒有完全浮現。他有過動及情緒障礙,身上並多次出現不同程度的扭傷及挫傷。而死前二天因為被認為身體狀況不佳會影響班級作息,而被送去獨居監禁,最後因胸腹腔臟器化膿引發敗血症死亡。

  • link
    2018.01.02

    終結恐怖平衡下的獄政悲歌

    當初無法了解一個人好好的,為什麼會犯罪?直到服矯正役役男後準備監所管理員考試到進入職場才發現,監獄裡的收容人不是每一個都能自由選擇,無論是家庭、社會還是任何因素犯罪的人,他們有他們的故事,局外人只能看到果不探究因。對某些人來說,監獄甚至是他們唯一溫暖的地方。當然違反社會規範的犯罪即是錯誤,但社會看待他們的眼光、在他們身上貼的標籤,使大部分更生人難以生存。

  • link
    2017.12.21

    監外自主作業:即將名存實亡的改革?

    2017年12月15日監察院公告了一份調查報告及一份糾正案,可能意味著受刑人復歸改革即將倒退,但這件事似乎還沒什麼人注意到。這件糾正案是關於受刑人監外自主作業脫逃一事。

  • link
    2017.08.15

    監所內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司改國是會議中,林文蔚委員在總結會議提案上,以監所管教人員在新收房、違規房等相對較高壓力風險區之戒護勤務,易受有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以及身體傷害,監所應該主動給予勤務調整與治療。